最新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出炉!中国神华、大唐发电等能源电力公司上榜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截至6月30日,中国一共有6842家上市公司(不包括新三板、B股),总市值合计92.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500强贡献了约2/3的市值。与2017年底相比,上市公司增加170家,总市值减少6.37万亿元。[详情]
以“和”共生,因“和”发展,在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全球最高机器人领域盛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2018年8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再次扣响科技文明的大门。“共创智慧新动能 共享开放新时代”,以坚定地号召海内外机器人领域先锋学者、政府机构、行业领潮人及广大公众,共同打开新视角,启迪“机器人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论坛由主论坛(开幕式、主旨报告会)和相关专题论坛组成。主论坛报告安排在15、16、17日(周三-周五)举行。论坛将邀请机器人领域的国内外顶尖专家开展交流和探讨。[详情]
据了解,该能源互联网项目以储能基础设施投资为核心,以城市副中心核心商务区为首批示范项目区,率先覆盖完成公共能源站、大型公建等城市设施的绿色储能物联网络,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安全、低碳、优惠的综合能源服务。[详情]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彻底重塑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课本里的故事总是显得那么遥远,事实上我们也总是一次次低估了新时代的力量,以及新时代到来的速度 。[详情]
多个冷热电联供型系统以微网群的形式接入主动配电网,微网和配网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利益博弈,给传统的经济调度带来巨大挑战。在分析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中设备组成、能量流动关系的基础上,对各设备进行独立建模,并针对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中的负荷类型建立能量平衡约束条件。[详情]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网继电保护装置与保护方法;该装置中每路信号采集判别系统按照电信号传递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开关,采样电路,第二开关,第一保持电路,第三开关,并联设置的包括第四开关和第二保持电路的第一支路和包括第五开关和第三保持电路的第二支路,减法运算电路,绝对值运算电路,电压比较电路、第六开关和控制器。[详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网供电智能微网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单元和供电系统,所述的控制单元的信息接口分别与能量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和并网控制器连接组成电网智能分配供电的微网控制系统,通过微网系统进行智能灵活分配,微电网中包括微电源都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汽轮机和负载相连接,使其控制灵活,对电源、负荷开关的控制和调整各自功率输出以调节馈线潮流,既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浪费,又能应付紧急供电情况,保持正常供电。[详情]
目标产能60GWh Magnis稳步推进多个锂电超级工厂项目
?Magnis Resources Limited (ASX: MNS)6月14日宣布,其所在的Imperium3 New York(iM3NY)集团位于纽约的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Gigafactory)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取得多项重大进展,Magnis通过Imperium3国际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该项目43%股权。[详情]
近日日本东芝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新闻表示公司旗下的东芝基础设施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TISS同双日公司Sojitz、巴西矿山公司CBMM达成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Nb2O7材料,根据报道该材料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和长寿命特性,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应用需求。[详情]
石墨烯作为21世纪发现的物理、化学性能最为优异的材料,在能量存储、半导体制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被寄于厚望。目前的研究热点是石墨烯在能量存储和转换领域的应用,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详情]
锂离子电池具有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目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正逐步向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扩展。现有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大多采用石墨作为负极材料,但其理论电化学储锂容量仅为372 mAh /g,远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因此,发展新型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迫在眉睫。[详情]
据外媒报道,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The Freedonia Group)发布了一份最新的全球电池报告。据该公司预计,到2022年,全球电池市场的市值将逾540亿美元,这主要归因于电动车及混动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高及其高昂的售价,这对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上市的诸多电池用金属出口商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该类公司主要经验锂、钴、镍及石墨等电池材料业务。[详情]
锂离子电池(LIBs)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增加,如果能量意外释放,电池安全性将变得更加重要。与LIB发生火灾和爆炸有关的事故经常发生在世界各地。有些已经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并导致制造商召回大量产品。这些事件提醒人们,安全性是电池应用的先决条件,也是未来高能电池系统的核心考核指标。[详情]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目标是建立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稳定性,高倍率并安全运行的电池体系。这些目标可以通过探索新的电池材料或优化现有的电池组件来实现。为了促进电子和离子的迁移,研究者们引入了纳米级电极颗粒的概念,使活性颗粒能被电解液充分浸润。[详情]
谈到硅负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高容量,其次就是循环性能差,硅负极循环性能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嵌锂过程中巨大的体积膨胀,这不仅仅会导致硅材料颗粒本身的破碎和负极结构的破坏,导致活性物质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硅材料的体积膨胀还会破坏表面脆弱的SEI膜,导致新鲜的负极表面裸露在电解液中,引起电解液的持续分解,消耗锂离子电池内有限的Li,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硅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可逆容量急剧衰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