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电动交通为延安西路智慧停车楼、小关停车场和观山湖区轩宇智慧停车场分别提供了75台ABB Terra 120kW、6台ABB Terra 60kW直流充电桩。推动贵阳市智慧停车步入快车道,让智慧停车产业更加低碳、“数智化”。[详情]
最新的欧盟氟化气体法规提案建议将 2026 年和 2030 年作为中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GIS) 分阶段实现禁止使用六氟化硫(SF6)的时间点 ;在中压配电领域,欧盟氟化气体法规提案明确提出:2026年后在24kV及以下的配电设备中禁止使用SF6,2030年在52kV及以下的配电设备中禁止使用SF6 ;《开启下一站,绿色可持续未来》白皮书分享了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欧盟氟化气体法规变化的专家建议。[详情]
ABB电动交通为世界电动汽车日所开展的一项全球调研发现,儿童在加速电动汽车普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次全球调研中,中国儿童对可持续乘用车的支持最为强烈。有97.6%的中国儿童表示未来当他们能够驾驶汽车时,他们会选择驾驶纯电动车(78.2%)或混合动力汽车(19.4%)。86.6%的中国父母表示他们的孩子向他们宣传了有关环境气候的问题。[详情]
ABB赵永占受邀参加跨国投资对话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论坛;ABB在华首家合资企业成立30周年,卓越营商环境保障业务发展;数字化创新赋能中国用户低碳转型升级,指明“碳中和”目标的必经之路。[详情]
ABB蒋英参加“电能替代与节能技术装备创新发展”论坛;园区即是能源的消费侧,也将成为能源的供给侧,ABB阐述如何应对能源变革下的智慧园区低碳发展挑战 ;ABB Ability源-网-荷-储精准调控解决方案,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释放碳减排压力。[详情]
ABB多维度聚焦低碳转型的创新与实践;积极践行ABB可持续发展目标,用创新驱动业务发展。[详情]
ABB 电动交通宣布投资YKC云快充 Pre-C轮,拓展在华市场,实施全球业务扩张战略。利用ABB创新技术和数字化充电解决方案,YKC云快充将强化其产品供应,提升服务质效。双方将进一步合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详情]
领先能效与资产管理云平台,多维度满足公路电气管理需求 ;电力系统预防性维护和主动式管理,帮助节省30%运营成本;应急保障电力设备,确保隧道照明和通风系统稳定运行。[详情]
潘瑛:迎接双碳时代,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ABB为行业精准减排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石
ABB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测量与分析业务中国区负责人潘瑛女士受邀出席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高峰对话环节,聚焦“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石”对话主题,提出ABB致力于为中国双碳目标路径规划和行业减排措施制定提供科学方法支撑和坚实的数据基石。[详情]
新型ABB Ty-Rap® TyGenic™ 可检测抗菌电缆扎带,帮助有效降低污染风险
为了帮助食品饮料、医疗卫生和制药等对污染敏感的环境降低污染风险,ABB 扩展了Ty-Rap? 电缆扎带产品线,推出了业界首款Ty-Rap? TyGenic? 可检测抗菌*电缆扎带。[详情]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机组正式开启带核功率运行。这一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继今年完成双堆冷试、双堆热试、首次装料之后成功临界,向着年内并网发电再进一步。[详情]
近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印发《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助力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和港澳地区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南方五省区和港澳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详情]
11月10日,由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铀业”)和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哈原工”)共同出资建设的乌里宾燃料组件有限责任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中哈组件厂”)在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投产,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核燃料组件生产阶段。[详情]
近日我国迎来强降温寒潮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对煤炭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记者11月11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目前主要产煤区寒潮已基本结束,全国煤炭产量快速回升。11月7日至9日调度日平均产量达到1175万吨,已超过寒潮前几日平均生产水平,其中11月9日产量达到1182.5万吨,为近年来第三高位。[详情]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完成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4000万千瓦,实现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1.5亿千瓦。新建煤电机组纯凝工况调峰能力的一般化要求为最小发电出力达到35%额定负荷,采暖热电机组在供热期运行时,要通过热电解耦力争实现单日6小时最小发电出力达到40%额定负荷的调峰能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