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互联网+智慧能源”双创示范基地。该基地是能源行业首个以“互联网+智慧能源”为研究主题的创新示范基地,预示着这个传统输配售电企业向新型能源综合服务企业转型迈出了一大步。[详情]
“近年来,为解决配电网规模化建设改造中配电自动化覆盖及配电一二次设备不匹配问题,同时实现线损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推进10(20/6)千伏同期分线线损管理,不断提高线损管理精益化水平,提升经营效益,我国电力行业提出了配电一二次设备融合的技术解决方案。”[详情]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领导在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试点建设总结暨推广实施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了该公司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典型经验,标志着该公司电网资产率先实现实物“ID”建设和应用,有效提升了资产精益管理水平。[详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举旗定向,引领新时代,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详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43处提到“生态”,15处说到“绿色”,12处提到“生态文明”,8处提到“美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详情]
“一带一路”倡议已走过四个年头,进入全面落实阶段。我国正在努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与国力相匹配的贡献,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经济发展、贸易平衡、能源转型及环境保护等各种挑战和危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矛盾突出,能源合作需要考虑国别差异与合作风险,坚持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合作之路,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环境治理。[详情]
生物质能是唯一可转化成多种能源产品的新能源,通过处理废弃物直接改善环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以其综合效益明显的特点备受瞩目。 环顾全球,生物质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详情]
新能源是清洁的一次能源,但同时新能源发电的出力又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等特性。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如何加强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使电力系统消纳更多的新能源电量,让清洁能源变成优质电源,成为新能源未来发展待解决的问题。[详情]
清洁能源替代利国利民,是大势所趋,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这项工作开始于北京。当年北京地区推行“煤改电”,2003年的企业探索只是几百户;2006年的政府试点达到几千户;2007年开始在核心区推广每年改造几万户;2015年进而在全市范围开展,2016、2017两年每年完成几十万户,迄今累计完成居民“煤改电”近110万户。但即便加上“煤改气”,北京地区仍未实现完全使用清洁能源采暖,在山区仍有近二十万户居民延续使用传统采暖方式。可见,在没有改造经验的地区,一下子要完成几十万上百万户的任务,是不现实不科学的。[详情]
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在2017年中国电力造价高端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电力造价咨询企业年会上作了题为《能源转型中我国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前景》的报告。他指出,电力系统转型是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支撑,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子装备接入电网,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以及信息物理深度融合智能化是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显著技术特征。[详情]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69号)、国资委办公厅《关于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改革〔2017〕544号),并经国资委《关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改制有关事项的批复》(国资改革〔2017〕1083号)批复,2017年12月22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按期完成了公司制改制。改制后公司成为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370亿元。[详情]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12月22日,《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宣贯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有关行业专家将对并网型微电网发展政策取向、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等领域进行解读研讨。[详情]
12月21日3时18分,浙能集团控股建设的宁夏枣泉电厂一期工程2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后投入商业运营。至此,该工程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先后建成投产,成为宁东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6个配套电源项目中第二个竣工投产的项目,实现了浙能集团下达的年内两台机组双投产的目标,标志着浙江在宁夏控股投资建设的首座绿色环保电厂全部建成投产。[详情]
继先后研发完成世界最大容量126万千瓦全速汽轮发电机、世界首台66万千瓦级双水内冷发电机和300兆乏级新型调相机三个重大产品后,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简称“上海电气”)于12月14日隆重举行今年第四个重量级产品———世界首台50万千瓦级水氢冷燃机发电机发运仪式。[详情]
尽管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并未让这个工业强国摆脱对煤炭的依赖,甚至出现了“煤炭复兴”的现象。 11月上旬,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德国波恩开幕,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就《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展开进一步商讨。此次大会召开之前,外界对于德国给予了较高的预期——希望德国在大会期间推出弃煤时间表。然而,现实并没有按预期上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