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华电金沙江上游干流核准开工的第一个项目、国家“西电东送”接续基地的重要内容和先导工程——苏洼龙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成为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第一个实现大江截流的大型水电项目。[详情]
2017年7月3日,华能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竣工庆典仪式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萨希瓦尔举行,这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框架内首个早期收获重大能源项目暨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燃煤电站全面建成并投产发电。[详情]
2017年夏季,短短10天内,“天鸽”“帕卡”“玛娃”3个台风前赴后继奔向广东,这是1986年以来最密集登陆广东的台风“三连击”。[详情]
8月31日,随着青海海南州太阳能生态发电产业园区10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并网,国家电投投运的光伏发电装机已达到1002万千瓦,继续高居全球第一。[详情]
2017年6月8日,电规总院与国际能源署(IEA)签订合作协议书,协助IEA开展实施《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三年合作方案》联络和支持工作,在能源政策、能源转型、能源市场分析等领域寻求合作机会。[详情]
近年来,国电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率先探索“智慧企业”理论与实践,智慧企业建设取得了明显实效。过去3年,该公司投产装机容量实现了翻番,而职工人数却保持零增长,累计增发电量35亿千瓦时,增加经济效益7亿元。10月11日,国电集团在大渡河公司召开现场会,决定在全集团推广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建设经验。[详情]
2月25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工程10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至此,该公司五期扩建工程2台国产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全部投产,该公司总装机达到672万千瓦,其中包括8台60万千瓦机组、2台66万千瓦机组、2台30万千瓦机组,成为世界在役最大火力发电厂。[详情]
11月29日,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该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的大型发电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第一个有第三方参与的项目。[详情]
日前,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马电力”)研发的复合绝缘子成功应用于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泰州换流站交流场1100千伏滤波器组柱式断路器上。该换流站交流场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1100千伏柱式断路器用复合绝缘子研发圆满成功,也标志着我国特高压用复合绝缘子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详情]
作为世界核电大国,一直以来,国内的大型乏燃料运输容器主要依赖进口。但现在,中国将打破国外在这方面的垄断。 12月20日晚间,中核集团公布的一则消息透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中核集团科技专项“龙舟-CNSC乏燃料运输容器研制”项目中原型样机通过验收,并具备了批量化生产能力。此举标志着中核集团成功自主研制了大型乏燃料运输容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中国乏燃料运输具有里程碑意义。[详情]
11月3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互联网+智慧能源”双创示范基地。该基地是能源行业首个以“互联网+智慧能源”为研究主题的创新示范基地,预示着这个传统输配售电企业向新型能源综合服务企业转型迈出了一大步。[详情]
“近年来,为解决配电网规模化建设改造中配电自动化覆盖及配电一二次设备不匹配问题,同时实现线损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推进10(20/6)千伏同期分线线损管理,不断提高线损管理精益化水平,提升经营效益,我国电力行业提出了配电一二次设备融合的技术解决方案。”[详情]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领导在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试点建设总结暨推广实施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了该公司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典型经验,标志着该公司电网资产率先实现实物“ID”建设和应用,有效提升了资产精益管理水平。[详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举旗定向,引领新时代,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详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43处提到“生态”,15处说到“绿色”,12处提到“生态文明”,8处提到“美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