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迎来安全发电30年。[详情]
亨通助力国网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全线架通
11月6日,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首个线路标段顺利架通.亨通参与该工程项目的特高压产品供应并已顺利交付。[详情]
12月15日,中核集团新能源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中心的成立旨在发挥“小核心、大协作”作用,整合集团公司新能源领域研究、市场开发、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优质资源,紧跟国家行业政策,紧抓新能源发展机遇,通过高水平深入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推动实现集团公司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绿色”成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详情]
12月15日,随着两台由金风科技自主研发的GW155-4.5MW风力发电机组在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个零碳码头诞生,标志着金风科技零碳解决方案在港口场景应用从图纸变为现实。[详情]
12月14日,随着华能瑞金电厂4号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华能瑞金电厂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运。该工程是我国首个采用全国产控制和信息系统(DCS/DEH+SIS)的大型智慧电厂,标志着我国发电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体系。[详情]
首届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峰会在深圳召开 全球首份《数字电网实践白皮书》发布
12月14日-15日,以“数字央企 智领中国”为主题的首届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峰会在深召开。此次峰会聚焦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布了中央企业2021年数字化转型十大趋势、数字化百大典型场景、数字化十大转型成果以及十大行业数字化白皮书等。[详情]
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力作为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减排效果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详情]
12月10日,天津建成首条多功能电缆智慧隧道并投入使用。这条隧道应用了我国目前最先进的“顶管盾构复合技术”,共敷设4回220千伏、2回110千伏电缆,满足天津北部地区负荷快速增长需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详情]
12月13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泉城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风电、核能、经略海洋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东方电气集团将主动融入山东海洋强省等战略实施,存续悠久合作,赓续深厚情谊,深耕齐鲁大地。[详情]
氢能多旋翼无人机“氢霆”顺利完成对500千伏望南线的通道自主巡检作业。[详情]
11日18时32分,中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6号机组反应堆首次达临界顺利完成,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带功率运行状态,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详情]
12月6日,在±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750千伏交流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无人机自主高精度巡航。即使无人机发生微小偏航,也能够根据预设航线自动矫正,传输4K高清图像,并且低延时、无卡顿。这是该公司北斗精准服务系统融入5G技术后的首次巡检,标志着“5G+北斗”进入使用阶段,进一步推动新疆电网智能化运检。[详情]
重点项目徐大堡核电站正在按照工程进度、计划高质量推进。据介绍,在保证质量安全前提下,目前施工现场实施24小时不间断施工机制。按计划,徐大堡核电站将有6台机组陆续投入建设,该项目将为辽宁省实现碳达峰提供有力支撑。[详情]
12月2日,在位于山西朔州1000千伏岳定一线1号铁塔的检修现场,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人员利用本公司与中国电科院联合研发的无人机验电技术,成功对该线路进行验电、挂拆接地线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结束了多年传统人工接触式、非接触式的验电历史,进入到无人机验电时代。[详情]
12月8日,联盛新能源集团与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国电电力)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在国电电力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贾彦兵及联盛新能源集团董事长何旖莎的见证下,国电电力副总经理张国林、联盛新能源集团CEO郝鹏正式签署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