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12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储能的2020年:方向之考》一文,文中提到,自2018年开始,多家新能源公司布局光储应用,已有多个光储项目并网,光伏储能的趋势愈发明显。[详情]
中国“大锅炉”助印尼“大火电”落地:采用国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的印尼爪哇7号煤电项目顺利投产
日前,由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巴威”)提供锅炉供货的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印尼爪哇7号2×1050MW燃煤发电工程(以下简称“爪哇7号项目”)1号机组168小时试运行圆满成功。之后,该机组签署商业运营日期证书及移交生产交接书,标志着印尼电力史上装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技术最先进、指标最优的高效环保型电站正式投产。[详情]
春节前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在华工作的部分外国专家,并与他们座谈。西屋电气AP1000中国项目副总裁鲍睿先生(WilliamPoirier)受邀与其他11位外国专家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活动。[详情]
11月6日,“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的国内首座智慧变电站——110千伏商西智慧变电站,在山东济南商河正式并网运行。该站是国网公司首批7座智慧变电站试点建设项目之一,建设规模为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三个电压等级,投运后可进一步优化商河电网网架结构,为人们迎峰度冬提供安全稳定用电保障。[详情]
中国电科院范士雄、李立新等:数字化电网背景下,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网调控领域?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多维非线性系统。电力系统的安全、自愈、绿色、坚强、可靠运行依赖于电力系统的“大脑”——电网调控系统。该系统集电网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决策控制于一体,贯穿于电力的发-输-配-用各个环节,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中枢。[详情]
国网浙江电力制定十项举措 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全力推行电力大数据服务
电力工作的有序开展对疫情期间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促进改革发展稳定,2月9日,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制定了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十项举措,全面推动“战疫情、强保障、促发展、增动能”工作。[详情]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2020年继续落实“万栋楼宇”“千家校园”工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毛伟明董事长在国家电网公司2020年第8次党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20〕55号)相关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国网综能服务集团党委深入研究,制定10项具体措施,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细的工作举措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详情]
为缓解疫情期间企业经营压力,助力企业勇渡难关,2月10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性电价政策的通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详情]
2020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进入第五个年头,依照我国建立“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体制改革目标,2019年12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连续发文,文件涉及区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核定、电网公平开放监管、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我国电网侧改革力度再次加码。[详情]
浅谈荷兰HUKSEFLUX 辐射传感器在光伏监测行业领域的应用
科学的发展往往与测量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光伏发电领域,由于天气状况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所以光伏电站性能评估的核心参数离不开准确的气象数据和太阳辐照度数据。[详情]
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12条服务措施,全力抗击新冠疫情和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详情]
继美国能源部宣布1.255亿美元支持太阳能技术开发后,GE宣布获得了该资金计划的420万美元,用于开发先进的PV逆变器控制技术,以帮助光伏发电实现更可靠的电网接入。[详情]
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结构。各个企业都在抢占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制高点,国家电网在 2019 年初提出,要紧紧抓住 2019 年到 2021 年这一战略突破期, 通过三年攻坚,到 2021 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三年提升,到 2024 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详情]
虽然海上风电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政治支持;所需的新技术已经问世,或在研发中;并且颇受融资方青睐。但是,要实现当前所设想的大规模海上风电项目,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才能尽可能避免与其他海洋行业的潜在冲突。[详情]
在海上风场运维过程中,我们应更多的思考如何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保障人员安全,无人机的使用便是其中一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