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塑强六大国际物流大通道,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链”接全球向蔚蓝
航运,是全球贸易的重要载体;港口,则是航运的重要集结点和枢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山东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9.5亿吨,同比增长4%;集装箱量近2400万标箱,同比增长7.9%。数据之变,折射山东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的创新和突破。[详情]
8月25日,当最后一批重载车辆缓缓驶离桥面,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向着通车目标迈出关键一步。[详情]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系列报道 智行时代:南宁交通迈向智能高效绿色新阶段
朝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目标,南宁市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深度融合,从公共交通出行到交通枢纽秩序整治,再到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各领域加速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转型。如今,智慧交通已深度融入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的方方面面,“智行时代”正在赋能美好生活。[详情]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30日在重庆举行,国内外官方机构代表、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参会。“汽车+人工智能(AI)”的话题,在现场受到热议。[详情]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主办方发布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建成运营,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加密成型。截至2024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8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随着2024年底,我国新一代时速4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样车成功发布并开展试验,未来,中国将实现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商业化运营。[详情]
机械臂精准焊接、无人车穿梭配送、智能系统实时调度……在西安高新区比亚迪生产基地,每60秒就有一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详情]
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58.2%,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规模居全国前列,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4%……今年上半年,广东依托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持续的改革创新,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详情]
建起“超链接” 助力中国经济向新而行——“中国经济圆桌会”共话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科研首飞,人形机器人加速迭代应用,搭载自研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问世……今年以来,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详情]
2025年7月16日至18日,在第24届CBME中国孕婴童展的国际舞台上,来自法国的儿童营养品牌艾瑞可(ERIC FAVRE)携全线明星产品强势登场,旗下主打产品—艾瑞可儿童DHA藻油胶囊,成为现场母婴采购商、渠道商、专家媒体热议的焦点,彰显品牌32年匠心沉淀与全球婴童营养科技的融合成果。[详情]
当世界高铁大会的聚光灯时隔十五年再次聚焦北京,中国交出的答卷令人震撼: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铁网已然铺就,4.8万公里银龙蜿蜒,覆盖全国97%以上的50万人口大城市。这不仅是里程的数字跃升,更是中国从铁路技术的追赶者蜕变为全球领跑者的时代印记。[详情]
西部数字经济新标杆!看贵阳高新区如何用AI重塑医疗、交通与安全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贵阳高新区以“数商”“数才”“数园”三大工程为抓手,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通过数据产业精准招商引资,着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优化空间布局,创新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优势互补的垂直分工格局。[详情]
制造过程数据自动采集,关键操作动作智能控制,产品制造质量精准管控……7月14日,记者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的国铁事业部装配产线看到,该公司在装配现场集成了包含5G、自动化、物联网、视觉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多达10余种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各类生产数据可存储、可分析、可利用,达成了“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的目标。[详情]
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7月11日,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今年航海日活动主题是“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详情]
“4月关税涨到145%时,我们停工了半个月,8个货柜的订单只发了1个,现在处在关税缓冲期,企业又开始加班加点赶订单了,今天下午还在忙着招人呢。”6月14日,江西亚派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平在忙碌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详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