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事业直接关乎人民健康福祉。从缺医少药到医药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到如今的77.3岁,我国医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护佑人民生命健康。[详情]

多肽药物是介于小分子和蛋白质药物之间的一种特殊药物,具有活性高、安全性高、特异性强、确定性和成药性好等特点,在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等疾病领域应用广泛。[详情]

在可观的市场蓝海面前,包括迈瑞医疗、东软医疗、万东医疗等一批企业已经积极布局,同时“后浪”追赶势头也非常强劲。[详情]

国内自主研发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类创新药获[详情]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在利好政策支持、人才涌入、资金加码等多重共振下,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但企业要想更稳健地发展,还亟待突破一些“卡脖子”环节。业内预计,生物制药供应链自主可控将成为大趋势,在此背景下的药机头部企业有望受益。[详情]

今年3月份以来,机构火热调研(调研机构累计超100家)的个股所属行业多集中于机械设备(14家)、医药生物(14家)、电子(13家)、计算机(9家)、有色金属(7家)等行业。其中在医药行业,机构对迈瑞医疗、长春高新、普洛药业等关注度较高,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等中药股关注度也有所提升。[详情]

近年来,随着利好政策的支持,我国创新医疗器械的获批数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21年共有35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创了往年新高。进入2022年,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的速度还在加快。[详情]

PathAI和葛兰素史克(GSK)联合宣布,双方达成多年战略研发合作,将利用PathAI的数字化病理学技术平台(包括其AIM-NASH工具),加速肿瘤学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项目。[详情]

自2021年10月,国家药监局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117号提案答复的函”,披露有关部门已决定适当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国家医保报销范围后,中药配方颗粒在全国的医保覆盖面就开始不断扩大。[详情]

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制药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大约保持在20%左右,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00亿元。据国信证券预测,到2024年国内制药装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40亿元。[详情]

这些年中国医械创新进步较快。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国家药监局已共批准医疗器械注册11314项,35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相比2020年增加35%。[详情]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与人民健康生活需求、保障民族健康安全等方面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多地都在加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节奏,并发布了相关文件来助力。[详情]

5月1日起,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严格监管[详情]

一家身处化学制药行业,是集新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元化,拥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和成熟的营销渠道专业化医药集团。[详情]

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国家未来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一直在加速推进中医药产业的改革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国家政策法规推动下,地方层面也开始加速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近期,就有不少省市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文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