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国制药机械行业几乎处于手工阶段,当时的国内制药企业都要依靠欧美进口设备来生产药品,因为国产制药机械无法满足药厂的需求。不过,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机械行业已脱离手工阶段,步入正轨。专家表示,从技术、制造水平看,目前,中国制药机械行业在全球处于第二的位置,但距离欧美还有一段距离。[详情]
工信部转发了由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公布2018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通知认定了59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由哈工牵头的“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榜上有名。 [详情]
2018年上半年医药行业闹得沸沸扬扬的疫苗事件引起社会和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虽然疫苗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接下来疫苗行业的监管力度将越趋严格[详情]
在2018年最后一个月中,制药企业中发生了哪些大事件?笔者了解到,12月,制药企业发生融资的案例较多,比如首格网络获启明创投Pre-A轮数千万融资、药师帮完成D轮1,33亿美元融资、格源致善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等。另外,12月,上市也成为药企动态的关键词。[详情]
通知要求,对一次列入供应商不良记录的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及其代理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名单公布后2年内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用设备,原签订的购销合同即时终止。[详情]
?气味难闻、污染环境是很多人对于药厂的初印象。作为重污染领域的制药行业也确实影响到了周边环境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随着环保问题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制药环保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药厂接受一波又一波严格的检查。近年来,不少药企为了达到环保要求,进行设备改造升级,也有一批药企不得不停产、倒闭或兼并。[详情]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在全球榜单TOP100中,有中国企业上榜了11家。其中,华为的研发投入位列全球第五,将英特尔(第6名)和苹果公司(第7名)甩在了身后。欧盟委员会表示,中国科技产业力量达到了重新调整全球力量的制高点。但业内认为,虽然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逐渐升高,但与全球知名的企业相比还有差距。[详情]
自2018年11月1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开始实施后,各地纷纷出台文件落实此目录。据统计,截至目前,山东、辽宁、海南、甘肃、安徽、青海、天津、黑龙江、福建、江苏、广西、陕西、山东等省已经就《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下发了通知。[详情]
进入2019年,大小制药装备企业都开始急着探索并寻找新的商业路径和手段,以求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资源。回顾2018年,制药装备行业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前行,而2019年,制药装备行业也将在新机遇、新技术中继续寻找春天。[详情]
?业内表示,2019年将是政策落地的一年,也将是医药格局重构元年,对医药行业、医药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通过梳理发现,2019年1月1日起,一些政策将落地,直接或间接会影响医药企业。[详情]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的透露,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对药品和疫苗的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相关监测机制,以保证药品安全。[详情]
各行各业的粉尘爆炸事件频发,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据了解,粉尘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产生的化学反应,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据了解,粉尘爆炸多发生在伴有铝粉、锌粉、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植物纤维尘等生产加工场所[详情]
“一位美资企业结构部主管遇到件麻烦的事,他收到马来西亚制造工厂来邮件,产品试制组装遇到重大干涉,这是一个低级错误,却造成了60多万美元的经济损失,更导致错过思科对产品认证时间窗口,失去思科的第一供应商资质,公司上下震怒无比。究其原因是他手下一位年轻工程师忘了做三维干涉检查。[详情]
2018年1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挂牌成立以来的头一个年度工作会议。会上,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142万家次,收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100张,撤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证书1273张。 [详情]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生产速度的加快,以及GMP要求趋严,对药品质量的一致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药品生产息息相关的制药设备检查管理频率加大,难度再次提高。这也导致各种规模的制药企业检查与批量管理设备的效率和成本逐渐升高,对企业的生产力和盈利能力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制药企业需要寻找更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新方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