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项目启动暨线路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西气东输一线延安支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详情]
11月1日0时,随着大唐辽宁沈抚热力、葫芦岛热力两家企业正式开栓供热,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在东北地区所属供热企业已全线向居民供暖。2021-2022年供热季开始以来,中国大唐在东北地区累计开机147台,容量5961万千瓦,完成发电量37.87亿千瓦时,供热量 541.34万吉焦,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能源央企保供“顶梁柱”的本色风范。[详情]
10月27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台机组——漳州核电1号机组内穹顶成功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详情]
日前,工信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详情]
西藏矿业10月28日晚间发布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79.44%;净利润8537.04万元,同比增长968.69%。报告期内,得益于锂盐产品市场持续向好,公司加大相关产品的销售力度,销售毛利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68.66%;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05.05%。[详情]
综合媒体报道,全球首条撑起超大城市骨干电网的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线将于年内在上海挂网送电。这条完全由上海企业和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制造、敷设、验证的线路,不仅会推动上海和长三角打造高温超导产业高地,也将大大增强我国在全球超导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详情]
面向TWh时代,磷酸铁锂需求量呈百万吨级别,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深绑”LFP材料企业。[详情]
10月21日,特斯拉在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的同时,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将标准续航版Model 3和Model Y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改换为磷酸铁锂电池。在业界看来,特斯拉此举,意味着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进一步得到了确认,意在通过拥有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提升其利润水平。[详情]
10月20日,河钢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大直径100mm弹簧钢顺利交付华北知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成功替代进口。经检验,产品各项关键指标均优于进口材料,获客户高度认可。[详情]
10月14日,由鞍钢集团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星云智联、北京科技大学、阿里云联合参与的攀钢“钢铁大脑”二期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详情]
三菱重工(MHI)集团的两家公司与法国公司Stanley Robotics达成了一项协议,三家公司将合作研发日本首个先进自动驾驶搬运机器人服务,以实现自动代客泊车服务以及整车自动驾驶运输。Stanley Robotics是一家已获创投资金支持的初创公司,在自动驾驶搬运机器人中推出了全球首个自动代客泊车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法国和英国的机场中运行。[详情]
11月1日,华北油田所属苏桥储气库群、京58储气库群全部完成注气,注气量超过1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3%,刷新历史纪录,为冬季保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详情]
最近欧洲和亚洲的能源危机再次凸显了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重要性。[详情]
首个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即将推出,禾赛、百度等领先企业牵头起草
10月12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电子分标委”)组织召开了《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起草组成立会,来自全球汽车主机厂、激光雷达公司及技术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初步确立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标准体系构成和标准研制工作的计划与分工。[详情]
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近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第五批5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涉及“两高”、陶瓷等行业盲目发展、未批先建问题突出、监督管理管理缺失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