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德国的工业4.0概念,逐渐从狭义地指代一次工业变革,走向广义地指代一次社会经济变革。工业4.0当然不能限于工业领域内部讨论,但是德国最早提出工业4.0的概念时,确实也没有像现在讨论的如此发散。 [详情]
工业4.0比前面3次工业革命来势更加迅猛,变革的速度更快,影响也更深远更彻底。 [详情]
目前“工业4.0”在德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得到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推动下各大企业开始逐步转型。 [详情]
当前,中国企业互联网+制造的三个基础:软件一体化、创新生产硬件、移动互联网,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前两个还有差距。 [详情]
近两年来,智能工厂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已有不少企业积极探索和试点示范初级智能工厂。但总体上,我国的智能工厂仍处在探索阶段。 [详情]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弱,一年一度用工荒的步步紧逼,智能工厂是否转型成了许多中小型企业的困扰。 [详情]
在智能工厂中,日益复杂的制造流程变得可控,以往不可记录的生产细节变得可以追踪,并能在环境、需求变动中实现可持续性的盈利。 [详情]
智能工厂建设涉及物理融合CPS、高精度感知控制、虚拟设备集成总线、云计算、大数据和新型人机交互等多项先进信息技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工厂的建设实践中,很好地应用了这些高新技术,并有效地进行了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详情]
如今,智能工厂转型大潮开始,以机器人、智能设备为主体的制造模式已经启动。 [详情]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详情]
未来机器人技术除了代替人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克服距离、尺度、环境给人带来的困难。 [详情]
机器人参与机床结构件加工制造以实现自动化,具有很大的融合发展空间。 [详情]
实现关键部件和高端产品应用突破 ——访工信部装备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呼之欲出,记者采访了工信部装备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 [详情]
11月2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主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详情]
面对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代替人工的社会现状,韩国机械和材料研究院院长任龙泽认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并不等于减少就业,科技的进步最终将反哺人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