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必须靠制造业支撑成为共识。在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中,制造业再次成为各国的核心视点,其中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在核心技术、高端装备方面有很大缺失,为此,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完成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详情]

近期智能制造行业迎来政策蜜月期,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访华;上海工博会将于11月3日举行;另外,11月23日世界机器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届时国家领导人有望出席。[详情]

近期智能制造行业迎来政策蜜月期,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访华;上海工博会将于11月3日举行;另外,11月23日世界机器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届时国家领导人有望出席。[详情]

近年来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与之紧密相关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的市场规模也逐步发展,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将有效协助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下游应用领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升级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缩减制造成本。[详情]

五中全会强调,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全会指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详情]

"机器人革命”不是一场独立的革命,而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详情]

目前所处的大行业应该可以归类为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在这个行业下面又可以细分为通信类消费品的衍生类别--智能可穿戴行业。[详情]

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不同于以前曾广泛应用的810T/M和840C等数控系统,它并没有提供专门的双向螺距误差补偿功能。通过对840D系统中的下垂补偿功能的分析研究,找到了一种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进行双向螺距误差补偿的问题。 [详情]

船舶行业的信息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首先表现为信息的集成应用水平。近年来,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持续促进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提升。特别是在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产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自主开发应用等方面,骨干船企取得了长足进步。[详情]

我国工业化起步晚,技术积累相对落后,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能力也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致使国产智能制造产品和系统的发展同时面临技术和市场的瓶颈。[详情]

我国在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也强调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发展智能制造不仅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也是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新引擎,是制造业的未来方向。[详情]

发展“智能制造”还需要苦练六个方面的内功。[详情]
当前,中国不少地区提出“机器换人”战略,以应对劳工短缺问题。加上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大成者,如果工厂里装配大量机器人,似乎就成为了智慧工厂的名片。一时间,中国机器人市场火热。[详情]

格力2015年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自主研发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产品,并在公司注塑、钣金、热交换器、 控制器等生产工厂建成了一批智能无人化生产线,实现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效果。[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介绍了工信部推进石油化工行业两化融合的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第一,做好行业顶层设计,系统制定两化融合相关政策措施;第二,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第三,启动化工园区试点工作;第四,推动农资电商的发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