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大量产品相继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125.8亿元,增速高达471.8%。[详情]
2015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国务院以及工信部发布了多个文件,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有力的规范和引导。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文件的公布,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化改革形成了纲领性指导意见,并由此引导中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鼓励和规范政策。[详情]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有效供给。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作为早期兴起的高科技行业,软件行业近年来经历了起起落落的过程,如何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如何将积累的传统优势转化为新动能?服务业占GDP比重超八成的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如何进一步转型升级?金山、用友等中关村软件企业提供了生动案例[详情]
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照明厂商把雷达传感器集成到他们的智能控制系统里面,当有行人或者车辆出现在检测范围内,LED灯亮度增加;当行人或者车离开检测区域,LED灯亮度减小,甚至熄灭。在这种应用中,超低功耗的雷达传感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详情]
工信部透露,《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近日正式发布,并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工信部对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进行了权威解读。[详情]
贵州省大数据地方立法咨询会日前在京召开,全国行业界、法律界、管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参会,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征求意见稿)》把脉。这意味着,我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即将面世。[详情]
当前,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深入发展,“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力正在形成。[详情]
人机界面是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运用。无论是起步阶段自动驾驶人机界面还是发展相对成熟的手机、平板电脑界面,它们的存在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上带来而诸多便利,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详情]
《中国制造2025》的地方版行动计划多已出台。根据记者梳理,已有江苏、湖南、安徽、北京、福建、四川、广东、辽宁等地出台了制造业强省(市)战略。[详情]
随着科技演进,“智能化”这个关键词不断出现在各个领域,家电智能化、办公智能化、汽车智能化、教育智能化、电网智能化……从“十三五”规划来看,创新形成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手段,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详情]
最近,猪八戒火了,各类科技媒体争先报道。猪八戒为什么会这么火?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这家最近一轮融资达到26亿人民币,估值达到100亿的独角兽公司竟然出自中国的西南地区重庆。这让媒体大为吃惊,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西南一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的不毛之地,在商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二十年来,这里很久以来都是一片“荒漠”,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详情]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岛计划”,随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陆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直至2010年开始在全球掀起一股建设热潮。[详情]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演进,物联网产业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研华物联网智能终端ADAM-3600 是智能化的远程终端装置(telligent Remote Terminal UNIt / iRTU ),实现云端与智能终端的无缝整合,为油气、水等行业应用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详情]
未来,海量数据将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特有产物,也是一种新型生产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帮助解决人们关心、关注的问题。[详情]
2015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跨过这一年将迎来“十三五”规划开启之年。在这个关键节点,需要总结,总结才能为“十三五”的前进量好更精准的步子。俗语称“百千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十二五”时期,自动化行业五年修得丰收时刻,结下累累硕果。这不仅让“十二五”完美收官,也为“十三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