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英特尔宣布了酷睿品牌的重大升级 英特尔? 酷睿? Ultra 处理器(代号Meteor Lake)是革命性的一代产品,自该产品起,品牌将启用全新的命名方式。[详情]
5月27日,“数聚海纳 链创未来”区块链赋能产业发展暨数据专项政策分享会在海纳数创中心举行。[详情]
走进岚图智慧工厂,像闯进了代码与机械沟通构建的平行时空。总装车间里,不同款新能源车在智能输送带上悬空滑过,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锁死每个零件,AGV小车在工位间穿梭,靠实时数据算出走位最优解,把零部件精准送到指定位置。[详情]
据报道,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6月正式亮相市场。这款筹备逾四年的产品定位为扫拖一体机器人,标志着全球无人机巨头正式进军清洁电器领域。[详情]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加强人工智能等前瞻布局,推动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学等数字化的变革。聚焦加强人工智能教育,连日来多省结合自身特点相继推出了相关方案。[详情]
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及优必选、宇树科技、中国信通院和工联院等主流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制定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T / CIE 298-2025)团体标准。[详情]
中国半导体企业海光信息与超算制造商中科曙光近日宣布合并重组,将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自主计算巨头,完全基于国产技术构建高性能计算系统。[详情]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功率半导体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组件,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这场技术革新与市场变革的交织中,国产力量正逐步崛起,其中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晶科技”)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成功打造出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功率芯片。[详情]
近年来,白鹤梁榨菜厂持续进行设备改造与更新,推动榨菜生产智能化、标准化,产品丝形质量、热合平整性等有了很大提升,丝形合格率由原来的74%提高到85%,产品计量偏差不足1克。智能化设备的投用不仅使生产流程更加透明、可控,还极大地提升了劳动效率与生产效益,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详情]
在5月27日中国港口协会主办的港口科技创新大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创新发展处副处长赵晓辉透露,交通运输部正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其中,顶层设计《“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将加快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形成较为完备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迈上新台阶。[详情]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校友向该校捐赠1亿元,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智慧渔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发展及产学研融合平台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合作对于学校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加快数字渔业和智慧渔业人才培养、特别是支撑新型智慧渔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提升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详情]
?5月28日消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印发《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方案提出,打造行业头部大模型。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平台机构,联合大模型企业、信息软件企业,围绕行业全流程优化和关键环节突破,开发部署具有引领作用的行业大模型,实现真实场景验证并面向产业链中小企业推广,对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大模型算力成本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详情]
2025年5月,摩根士丹利发布《中国人工智能:马上苏醒的巨人》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发展潜力。报告指出,中国正通过自上而下的策略,构建涵盖基础设施、数据、人才和创新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有望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详情]
工业互联网早已超越概念,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战场,它不仅关乎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一场关于未来话语权的争夺。这场全球竞逐中,中国从最初的“追随者”蜕变为“并行者”,甚至成为“领跑者”,凭借勤奋与创新,默默构建起一个万物互联的工业新世界,用十年光阴书写了一部“逆袭”的传奇。[详情]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成果呈现井喷之势,多家新能源车企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到智能驾驶系统升级,从充电技术突破到跨界生态融合,一系列创新成果彰显出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活力与发展潜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