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2022 中国物联网产业指数报告》以线上发布会的形式正式对外发布(本报告付费下载,文末附下载链接)。[详情]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一季度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分别增长了14.1%和6.5%。这其中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及成果,是支持成长型企业逆势增长的重要支持力之一。[详情]
“东数西算”重构数字经济版图 ——“区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畜力、工业时代的电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2022年前4个月新开工项目25个,数据中心规模达54万标准机架,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详情]
我国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详情]
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要特征,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对产业发展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必要引擎,也是推动“双碳”的重要设施。[详情]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IT和数据来获取更大的商业价值,企业纷纷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开始对高水平的架构师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各种要素和各种行为都在被全面数字化,如何在这种复杂的要素中建立起合适的匹配关系,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数字化架构师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企业架构之父Zachman所说:“任何事物都有其架构,人们对其架构的认识水平决定了我们能够利用它的水平”。[详情]
今年一季度,作为服务北京、联动雄安的重要承接平台,保定京雄保国际智慧港直接启运中欧、中亚班列4趟,总货值7400万元。据介绍,该陆港目前已设立海关监管机构,具备国际货运班列一站式快速通关功能,可为保定及周边地区各企业提供报关手续更便捷、运输时间更短、运输成本更低的绿色低碳货物运输方式。这标志着保定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又迈出新步伐。[详情]
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工信装备﹝2022﹞87号)要求,经企业申报、地方审核、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综合评价、专题会审等程序,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了《2022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拟入围名单》。现将拟入围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3月31日—4月6日。[详情]
按照《关于推进北京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京经信发〔2019〕86号)要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2022年度第二批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审查和评审工作。经相关程序,557家企业被确定为2022年度第二批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体名单如下:[详情]
双汇集团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产业“三链同构”、融合发展的产业指导方针,积极实施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河南肉类产业发展树标赋能。[详情]
从省发改委获悉,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进一步优化全省信息智能产业布局,推进信息智能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信息智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49.2亿元,同比增长26.4%。[详情]
近年来,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建设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力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红利持续释放,数字治理走在全国前列,基础保障进一步巩固,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详情]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揭牌,总投资357亿元
2月26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会在安徽创新馆举行。奇瑞集团主导建设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将聚焦革命性、原创性技术突破,擦亮“技术奇瑞”金字招牌。[详情]
武汉长江新区正式成立:打造国家中心城市重要支撑,辐射带动鄂东高质量发展
2月28日上午,湖北省委、省政府举行武汉长江新区成立大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该省区域发展布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长江新区,奋力打造武汉国家中心城市重要支撑,辐射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和鄂东地区高质量发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