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了2020年改革攻坚重点工作安排。[详情]
抗疫救援,大爱无疆。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在国内全力投入抗疫一线的紧要关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境外机构积极行动,千方百计紧急采购防疫物资运送回国,助力湖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克时艰。截至目前,公司系统境外单位已紧急采购3500套防护服、1900件隔离衣、1337套全封闭护目镜、72400副医用一次性手套和52180只口罩,总价值约100万元。[详情]
作为能源资源丰富的新疆,依托区域内建成的疆电外送通道积极组织电源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加大力度向河南、北京、浙江、湖北等地输送电能,支持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截止目前累计为湖北地区输电超过了1亿度。[详情]
2020年伊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辽宁核电积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核集团党组、中国核电党委部署安排,坚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头等大事,并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积极践行“一防三保”的防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了中俄元首项目的顺利推进。[详情]
据欧联网报道,当地时间22日,法国成功关闭靠近德国边界的上莱茵省费斯内姆(Fessenheim)核电站一号反应堆。这座核电站建于1970至1977年,是法国最老的核电站,也是反核人士的“眼中钉”,被法德瑞士反核生态团体视为危险之源。[详情]
位于新疆天山山脉的乌孙山脚下的蒙其古尔矿是我国绿色铀矿大基地,也是单个设计产能最大的铀矿山,产能占据国内天然铀生产的半壁江山。[详情]
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将造成一定冲击。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在全国上下积极抗疫的同时,疫情防控带来的复工延迟、物流受阻、下游消费停滞都对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详情]
据中新网2月21日从青岛海关获悉,一批7526吨由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船用燃料油,经青岛大港海关检验合格后,通过火车油罐运往龙口,在海关监管下,进入龙口滨港出口监管仓库,并倒罐到保税仓库。[详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能源,而石油和天然气又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能源,不知你是否曾好奇,油气资源都是怎么开采出来的?中国明明油气资源丰富,为什么却还在大量进口?近些年大热的页岩油气的开发,中国面临哪些挑战?带着这些问题,网易新闻《了不起的中国制造栏目》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页岩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金之钧。[详情]
2月23日,由华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代理的、中海油舟山炼厂生产的4500吨低硫燃料油顺利进入中化兴中公司出口监管仓(此前21日舟山海关已经为其办理了入仓报关手续),标志着舟山炼厂首次、浙江自贸区首票燃料油出口退税业务正式落地。[详情]
从能源和化工行业的视角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会带来哪些显著影响?
2020年春节前突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和影响。疫情持续肆虐,能源和化工行业受到哪些影响?下一步应如何应对?[详情]
动生物质利用的节能化、环保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论述了高温水蒸气生物质催化气化的相关内容。 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等物资。生物质燃料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燃料的高效开发利用,对解决能源、生态环境问题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积极加大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以欧洲为例,其要求到2020年生物质燃料要替代20%的石化燃料。[详情]
在自然界的江河湖泊里都有蓝藻的身影,这些小生命的个头通常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它们的真容。别看这些单细胞生命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呼吸的氧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蓝藻提供的;同时蓝藻还是很多动物的食物,我们吃的鱼虾或多或少都与蓝藻有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蓝藻在春天的时候把江水变成蓝色呢?[详情]
智汇在线讲堂之数字化战“疫”系列分享:数字孪生助力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孪生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是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提供更加实时、高效、智能的服务。曾先生介绍了数字孪生的起源和概念,分析物理空间、数字空间和数据和信息交互这三个数字孪生的关键点,分享数字孪生的十大关系,数字孪生的产品、加工、产线到车间的整体方案及数字孪生污水泵站的案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