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消息,市政府办公室公布2022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共100项,涉及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基础设施三大类。[详情]
9日下午,南京市江宁区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举行,总投资423亿元的35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将助力江宁特色主导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详情]
在即将迎来建区30周年之际,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招商引资喜获丰收。6月9日下午,江宁开发区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4个总投资超170亿元的重大项目现场签约,为稳定经济大盘、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详情]
作为全省首家县域国家级开发区,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区四园一小镇”的发展格局,逐步构建了“1+4”产业集群,即:1个首位产业——汽车零部件,4大特色产业——高端装备及耐磨铸件、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2021年,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6.9亿元,增长24.5%;完成工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17.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6亿元,增长13.5%;完成税收收入23.4亿元,增长21%。[详情]
徐州市首个“智改数转”创新促进中心在位于徐州市泉山区的江苏淮海科技城建成投用。1500平方米的展厅内,聚焦工业智能、精益生产、能源管理、智能制造、工业网络等5大主题,展示出绿色储电管理、工业数据采集、工业网络安全等30多个运营场景。负责筹建该中心的中工创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景说:“汇聚各方力量,全新的平台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服务。”[详情]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了全球产业新的“数智转型大航海”时代,作为最早与全球市场接轨且市场竞争最为充分的一个行业,中国家电业通过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决心,再一次承担起了中国制造向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体系转变的先锋角色。[详情]
6月13日,内江市制造业招商引资集中攻坚行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内江市外来投资企业协会揭牌仪式举行。活动期间,内江共签约项目50个。其中现场签约项目24个,涉及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绿色能源和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详情]
6月9日,德国高性能材料巨头默克(Merck)在韩国的子公司默克韩国表示,已经完成了位于韩国京畿道平泽当地生产工厂的扩建工作。据悉,默克韩国已在浦升工业园区默克技术中心的OLED应用中心完成了OLED升华精炼设备的安装。[详情]
如今,碳化硅“上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难以绕开的话题,而这要归功于搭载意法半导体碳化硅器件的特斯拉Model 3的问世,使诸多半导体企业在碳化硅上“卷”了起来。[详情]
随着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地方正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热潮。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仅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集中开工的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都在数千亿元级别。从各地开工项目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涵盖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领域。[详情]
中国和新加坡共同编制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规划》6月8日在重庆正式发布,在推进贸易领域合作、推动产业领域合作、深化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物流合作等多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详情]
碳化硅企业基本半导体完成C2轮融资,广汽资本、润峡招赢、蓝海华腾联合投资
6月7日,碳化硅功率器件企业基本半导体宣布完成C2轮融资,由广汽资本、润峡招赢、蓝海华腾等机构联合投资。据了解,本轮融资将用于制造基地的建设和进一步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发推进,加强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发电领域的市场拓展。[详情]
6月8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有两个大会同日举行,一个是2022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大会(中部),另一个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里程碑成果发布会。进入6月份,上海、北京两地疫情持续好转、社会经济逐渐回复正常轨道。工业互联网领域,中部区域和西南区域率先发声,效应显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是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的基础。[详情]
近日,业界传出三星电子高层前往日本的消息。据悉,三星高层一行人前往日本,目的是加强同日本半导体供应商的联系,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确保半导体材料及生产设备的稳定供应。[详情]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再次明确提出“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指示,产业园区已作为“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标志着园区的智慧化进程正式进入新阶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园区管理应用平台,为园区及企业提供数字化运营环境,成为了我国智慧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