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也强调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发展智能制造不仅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也是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新引擎,是制造业的未来方向。[详情]
发展“智能制造”还需要苦练六个方面的内功。[详情]
当前,中国不少地区提出“机器换人”战略,以应对劳工短缺问题。加上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大成者,如果工厂里装配大量机器人,似乎就成为了智慧工厂的名片。一时间,中国机器人市场火热。[详情]
格力2015年半年报显示,目前,公司自主研发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产品,并在公司注塑、钣金、热交换器、 控制器等生产工厂建成了一批智能无人化生产线,实现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效果。[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介绍了工信部推进石油化工行业两化融合的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第一,做好行业顶层设计,系统制定两化融合相关政策措施;第二,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第三,启动化工园区试点工作;第四,推动农资电商的发展。[详情]
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5.6万台,连续2年行业增速在50%以上,行业进入成长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详情]
欧盟委员会13日宣布,根据当天通过的“2016-2017工作方案”,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约160亿欧元推动科研与创新,以增强欧盟的竞争力。[详情]
一台喷墨印花机,可以减少围巾生产中15名员工的人工成本。在枣庄,围巾年产量过百万的瑞丰纺织品有限公司正试图通过机器代人,来提高围巾的生产效率和管控能力。[详情]
实际上智能制造就是人类制造的高端阶段了,是把人类的智慧物化在制造活动中,使得制造装备能进行感知、推理、决策和学习等智能活动,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提高制造装备和系统的适应性与自治性。我个人认为,要在数控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智能制造,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智能制造只能是空中楼阁。[详情]
偌大的生产车间看不到一个工人,只有数台机器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自动运货车将一车纱布运至染缸前,机器人一把抓起纱布放入染缸,几秒钟后又将染好色的纱布取出,放回运货车……[详情]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华为。”说出这句豪言壮语的,是来自广东中山的科普斯特高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欧益杰。[详情]
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升级中的智能制造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全球行业公认德国和日本的制造水平是最高水平,我国要想用10年左右赶上德国和日本的制造水平,智能制造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方向。[详情]
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5.6万台,连续2年行业增速在50%以上,行业进入成长期。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详情]
从事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表示,要回答“人工智能离创造力还有多远”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创造力?对于人脑的创造力问题,心理学和哲学界还没有统一理论。“如果我们希望有朝一日人工智能可以媲美人脑的创造力,就不应该把这个问题神秘化,用‘悟性’、‘灵感’来解释创造力,而是应更深入地研究人脑创造性思维的机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