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鹤梁榨菜厂持续进行设备改造与更新,推动榨菜生产智能化、标准化,产品丝形质量、热合平整性等有了很大提升,丝形合格率由原来的74%提高到85%,产品计量偏差不足1克。智能化设备的投用不仅使生产流程更加透明、可控,还极大地提升了劳动效率与生产效益,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详情]
六联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基地在孝感揭牌 全面导入工业4.0标准
?5月25日,在湖北孝感举办的上海六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算力服务器新品发布会上,六联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基地正式揭牌,落户孝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详情]
高压不惧,小巧有力——纳芯微车规级绝压传感器NSPAD1N拓展压力传感性能边界
近日,上海 —— 纳芯微发布全新 NSPAD1N 系列超小体积绝压传感器,专为车规及多种压力检测应用场景打造。该系列产品具备高精度、低功耗、快速响应和强承压能力,符合AEC-Q100标准,支持模拟和数字多种输出方式,广泛适用于座椅气囊、座椅按摩、汽车ECU气压检测、通机控制器等车规场景,同时兼容工业控制、智能气表等工业及消费应用。[详情]
埃斯顿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品牌,针对手机制造领域对洁净环境、紧凑空间适配性及高精度作业的核心需求,推出全新洁净版ER10-SR-C机器人,为半导体、食品、医药、玻璃面板、精密电子等行业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详情]
?在机床上下料自动化领域,过去对不同零件型号进行编程示教和学习,不仅耗时耗力,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Hans Weber与#史陶比尔机器人 的强强联合,为这一问题带了全新解题思路。[详情]
苹果公司于本周三发布《Humanoid Policy ~ Human Policy》研究论文,直指传统训练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扩展且成本效益高的新方案,称为“PH2D”(Physical Human-Humanoid Data)。[详情]
优傲机器人5月12日在美国底特律自动化展会(Automate Show)上发布了其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协作机器人UR15,该款机器人最大TCP速度为5米/秒,可缩短周期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各应用领域和行业的成本,目前海外客户已经可以订购,预计将于六月开始发货。[详情]
近年来,小米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出“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致力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新十年目标,并将芯片、AI和OS确定为重点投入的三大技术赛道。据悉,小米近五年研发总投入达1050亿元,今年预计研发投入300亿元。目前,小米有工程师超过2万人,其中芯片工程师超2500人。[详情]
格创东智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年度评选,跑出工业AI加速度
5月11日,福布斯中国正式发布 2025 年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TOP 50 系列评选结果,格创东智凭借卓越的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实力与创新实践脱颖而出,入选“人工智能新锐企业”榜单。这是近期摘得新时代颠覆力创始人奖项之后,格创东智在福布斯中国获得的又一次权威认可。[详情]
2025年5月15日,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启动会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成功召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来自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宣布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项目正式成立,并公布了各标准项目的召集人与组成名单。[详情]
今年1月,中国银行提出未来5年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记者近日在深圳调研了解到,中国银行总行和深圳市分行通过建立健全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长效机制,创新“全周期”服务模式和特色产品等,强化对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加力支持和精准滴灌。[详情]
精益服务,全景护航,ABB Navigate电气咨询服务耀然问世
配电设备评估:通过带电评估和深度评估,形成完整客观的评估结果及建议措施。配电系统分析:确保客户的电气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高效、安全、可持续地运行。可持续发展咨询:实现成本节约、环境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详情]
ABB 创新推出Pos-E-Kon重载连接器,赋能严苛工业环境
六大模块:上百种不同插芯、上壳和底座,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矩形设计:在灵活性和模块性方面更具优势,允许使用现成的模块进行用户自定义。高集成度连接:丰富的组合方式,可大幅提高设备空间的有效利用率,方便、高效地实现设备各功能板块的模块化结构。安全可靠,全程保障:防误插设计,避免连接错误。触点镀金/银处理,确保低接触电阻与长寿命。符合全球安全标准且荣获多项国际和国内认证。[详情]
Q1库卡中国机器人订单量增长超35%;总投资5亿元的半导体机器人生产基地开工
5月1日,中科芯微半导体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半导体机器人1000台套,预计新增产值10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详情]
汽车行业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领域之一,既是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技术试炼场”,也是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