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演进,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这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详情]
近日,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表示,盘古大模型5.5正式发布,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多模态、预测、科学计算五大基础模型全面升级。同时,基于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为大模型应用提供澎湃算力。[详情]
朱民:未来18个月 中国将出现超百项“DeepSeek式突破”
6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IMF原副总裁朱民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表示,得益于庞大的工程师队伍、产业规模和消费市场,在未来18个月内,中国将出现超过100项类似DeepSeek的突破。这些新的软件产品“将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中国经济的性质和技术特性”。[详情]
众多成果精彩亮相 共赏科技创新魅力 中国科学院百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活动在南宁举行
6月23日,中国科学院百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活动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65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120项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89项重点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涵盖AI、新能源等前沿领域,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详情]
当康数智战略发展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当康数智入选中国报业理事会战略合作单位
2025年5月29日,当康数据智能技术(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康数智”)战略发展座谈会在当康数智总部召开。座谈会聚焦于传媒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围绕技术赋能媒体融合、数据资产化建设等核心议题,并结合当康数智的技术突破、商业价值创新、合作蓝图实现进行了广泛交流。中国报业理事会相关负责人、当康数智核心创始团队及行业专家出席了会议,见证了当康在传媒数智化领域的重要布局。[详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护理人员的巨大缺口,有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仍高达550万。[详情]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月23日(以下简称“中交三航局港湾院”)凭借新型建筑材料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能力和数智化赋能工程建设的显著成效,荣获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进一步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详情]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生产形态、产业结构乃至经济体系正发生颠覆式的重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随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亟待实现从发展动能到发展模式的全面、体系化的转型升级。当前,多极世界格局、数字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三条主线。在未来十年,这三大主线相互交织、影响叠加,将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详情]
让“人工智能+”走进千行百业——南宁竞逐新赛道向更美好智能未来加速迈进
当前,我市正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速竞逐新领域新赛道,奔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详情]
三夏时节,金黄麦浪席卷神州。沃野之上,北斗导航系统为播种画下厘米级精度的轨迹;黄土高原,5G物联平台构建起全域感知的“农田数字大脑”;江南水乡,无人化作业闭环贯通耕种管收全流程……当这些硬核科技深度融入沃土,千年农耕文明在智能引擎的推动下焕发新生。为记录这场生产力跃迁,央广网记者深入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湖南、黑龙江、安徽的粮食主产区,见证科技如何改变农耕图景。[详情]
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 北方工业大学:为超大城市优化运行和韧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永定河与西山交界的京西大地,北方工业大学如同深扎岩层的青松,将“工业报国”的基因融入城市脉动。这所诞生于1946年烽火岁月的学府,始终以“与大地同频”的姿态生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培育工业建设尖兵,到新时代打造“智能交通”“绿色电源”等创新引擎,79载春秋,它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详情]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159厂 创新驱动 以“新”提速 以“新”提质
多台3D打印设备正在同步运行,金属粉末在激光束的作用下熔融成形,层层堆叠......走进159厂增材制造车间,现场已看不到人头攒动,只见大屏幕上的数据实时滚动。[详情]
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行,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团队研制的“荆楚”人形机器人落户武汉并启动量产……近日,人形机器人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展现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勃勃生机。[详情]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30万,其中90%以上由驾驶员分心、疲劳或违规驾驶导致。“安全第一”是无人驾驶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然而无人驾驶不意味着零事故,而是通过技术消除人为操作失误,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人员伤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无人驾驶已经来到人们身边。某种程度上说,无人驾驶承载着人类超越人类驾驶员,实现更安全、更便捷出行服务的梦想。[详情]
逛一逛,买个机器人回家!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即将亮相北京
?6月11日,从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在今年8月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正式亮相,落地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