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气动热伺服弹性推进系统仿真平台(二)

来源:互联网

点击:1745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航空航天 飞行器 气动热伺服 弹性推进系统

    3.3.2 网格及流场计算

        本算例从隔离段开始计算,对燃烧室进行三维结构化网格划分,网格节点数约为660万。壁面处网格高度为5.0X10.5m,增长率为1.1,这使得y+值小于50。另外,对氢气射流出口附近的网格进行了加密,以此来捕捉这一区域复杂的化学反应和流动特性。

        算例喷流边界条件如表所示,来流湍流强度设为2%,而湍流粘度比则设为200。氢气入口的湍流条件设置是湍流强度设为5%,而湍流粘度比则为10。壁面简化为恒温无滑移边界条件,前半部分表面温度设为475K,后半部分表面温度则为700K。

        

        由图19和图20可见,CFD计算结果捕捉到实验中的整体现象,譬如点火位置在氢气射流入口下游,燃料和氧气的消耗情况,以及燃烧室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另外,cro对压力,温度和气体各组分的模拟整体上符合实验结果。在局部数据方面,出口压力小于实验约15%,点火位置比实验更靠近上游,火焰轴向穿透深度更长。与算例AIAA2005-4424相比,下游壁面压力有所提高,更接近实验结果,而点火位置和火焰穿透深度的计算结果都很接近。

        

        3.4 机翼跨音速颤振算例

        AGARDWing445.6颤振风洞实验是由NASALangley在跨首速动态风洞(TDT)中完成的。为了检验跨音速机翼的颤振特性,设计了一系列标准弹性机翼的风洞实验模型,已经成为国际上跨音速气动弹性程序考核的标准算例。

        3.4.1 计算条件

        该模型机翼平面特征参数为:展弦比=1.6440,梢根比=0.6592,四分之一弦线机翼后掠角为45°。颤振分析主要取前四阶模态,即一阶弯曲,一阶扭转和二阶弯曲,二阶扭转,具体见图21所示。

        

        图21 AGARDWing445.6的模态形状

        3.4.2 计算结果分析

        图22、图23给出了FSILab软件计算的颤振边界与公开发表文献中其他软件的对比结果。

        

        为与实验数据比较,设置6个自由来流马赫数下的颤振速度,包括0.499,0.678,0.901,0.96,1.072和1.141。

        由图22可知本软件计算的颤振速度与实验值比较接近,误差较小。由图23可知本软件计算的颤振频率与结果也吻合较好,只有在1.141Ma处,颤振频率比800万节点(Fun3d_NS_F)的Fun3d计算结果略差,但仍比400万节点(Fun3d_NS_B)的Fim3d计算结果好,但本次计算采用的网格为67万节点的六面体网格,单机四核计算每个气弹工况约三小时,因此在计算速度高,且对计算资源需求较小,综合计算效率较高。

        3.5 简化翼型-Bladedesign软件分析

        

        图24 简化机翼截面图

        模型分为外部蒙皮和内部加强梁两部分。蒙皮采用NACA1408翼型,弦长0.2m,两根加强梁在距离前缘20%和30%的长度处。蒙皮和加强梁均等分为10层,每层厚度为0.3mm。简化机翼长4m。简化机翼一端固定,另一端在截面和XI轴交点处受力,大小为100N,方向沿Y轴正向。模型使用正交材料,相邻层按45°/-45°正交铺设。

        由图25可见Bladedesign软件计算结果与其他相关软件计算结果完全吻合,但本软件计算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同类软件。

        

      3.6 三维桁架有限元分析算例

        分析高压输电塔顶部受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别得到在静载下的位移变形,输电塔的模态,以及动载作用下的瞬态结果,网格采用一维杆单元划分。

        输电塔简化为三维桁架,模型如图26所示,四个角点固支,桁架上方的节点1和2受变载荷Fx=50000sin(250*360*t),杆的弹性模量为E=l.OellPa,泊松比v=0.3,密度为2700kg/m3,截面积4.9cm2。

       

        图26 三维桁架模型

        3.6.1 计算结果

        静载、模态和瞬态分析结果如下:

        静载位移云图如图27所示:(Fx=50000N静载)

        

        图27 三维桁架位移云图

        瞬态分析结果如图28至图29所示:(动载荷Fx=50000sin(250*360*t))

         

        图28 X方向位移时间变化图(1号节点)

        

        图29 Z方向位移时间变化图(1号节点)

        由上图可见FEMLab用于精态和瞬态分析,计算结果与同类型软件有相同的计算精度。

        3.7 MPM2D-二维裂纹引起应力集中算例

        (1)问题描述

        一端固定的2D物体块在另一端受均勻分布的拉力,物体块中有一个竖直方向的裂纹。应用MPM方法求解裂纹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

        

        (2)查看计算结果

        在不同时刻,描述应力波在杆中的传递过程,如图31所示。

        

      

        (3)评价

        本算例介绍了当物体内存在裂纹时,由于裂纹的影响而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MPM固体求解器能够正确反映应力集中的形成过程及现象。

        4 结论

        总而言之,所有测试算例的结果同实验或其他计算结果相一致。表明:ADI.SimWark软件分析系统与当前其它基于FVM和FEM的最新CAE软件有一定的优势,对不同航天飞行器、高速列车和汽车的建模、仿真、评估和设计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ADI.SimWork中的CFD与CSD耦合求解器能够精确计算预测非线性FSI/气弹性问题;另外,粒子方法可用于分析和处理复杂的非线性结构问题。ADI.Sim-Work的综合能力,将开启复杂真实工程问题仿真的新篇章。


    (审核编辑: 智汇小新)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