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航天产品具有结构复杂、细长、薄壁、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针对不同零件的结构形式,需要采用不同装夹方式翻。零件加工过程中的装夹一般有四种方式:简单装夹方式、真空吸附方式、内胀式夹持方式和摩擦固持方式旧。简单装夹方式较为简单,在生产实际得到广泛应用,但受人为因素影响,夹紧力不容易控制。真空吸附方式比较适用于平面型单面结构、厚度较小的结构件的夹紧,对于厚度较大、带双面结构的结构件的吸附效果较差。对于轴套类零件,常采用内胀式弹性心轴来装夹工件。对于蜂窝结构零件,目前较多采用双面胶进行固持,该固持方法在现场零件加工中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文南融提出了基于强磁场和摩擦学原理的蜂窝芯加工固持夹紧方法。目前基于气动原理的装夹方式鲜有文献报道。在借鉴以上四种装夹方式优缺点基础上,对航天产品中具有细长、薄壁结构特点的结构件数控加工的装夹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基于气动原理的快速装夹系统。
2 气动工装设计
2.1 零件结构特点分析
航天产品中典型铝合金零件的截面,如图1所示。该类零件属于典型细长、薄壁、易变形类零件,局部细小加工特征比较多。零件加工过程存在的主要工艺问题:(1)零件装夹次数多,在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之前,需要重新装夹零件,工装多为手工重新搭建,费时费力;(2)装夹方式原始,手工装夹时间长,装夹效率低,因为装夹涉及的压板个数多,搭建拧紧压板的时间长。
2.2 气动夹紧力计算
为了解决以上零件加工过程手工装夹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基于气动原理的装夹方案。以如图1所示典型结构件铣削加工为例,首先需要计算气动夹紧力,依此确定气缸数量。加工该零件采用的切削参数为:切削速度(450-600)m/min,轴向切深(3-10)mm,径向切宽(3~10)ram,转速(6500-9000)dmin,每齿进给量(0.05~0.2)mm。在以上切削参数范围内,铝合金切削力一般在(70—200)N之间。数控车间使用的气压压力为(0.5-0.7)MPa,选择的气缸缸径为Φ50m,因此可以计算出一个气缸可以提供的有效夹紧力为700N。钢与铝合金的静摩擦系数为0.1,取较高的安全系数4,则需要提供的用于抵抗零件移动的总夹紧力。
由于每个气缸可以提供的夹紧力为700N,则至少需要气缸12个。考虑到该类零件需要的辅助支撑点较多,一个工装上装夹2个零件,最终采用18个气缸,满足实际夹紧要求。
2.3 气路设计
为了确保加工时夹紧可靠、安全,需要设计合理的气路。气路设计原理,如图2所示。分别配有除水过滤器、除油雾过滤器、调压阀、二位五通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等。除水过滤器、除油雾过滤器对气源进行过滤净化。调压阀可对供气压力进行适当调整。二位五通电磁阀实现气缸的松开和压紧。共18个。为了保证安全,采用并行气路设计,相互之间互不影响。在每个气路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共18个,可以实时监控每路气的压力情况,当小于设定值时,则发出报警信号。
2.4 夹紧工装机械结构
由于细长类零件的手动夹紧方式费时费力,采用气动装夹方式来替代原有装夹方式。气动装夹方式的优点是效率高,同时由于气动装夹的压力均匀,可以减少零件的装夹变形,提高装夹精度以及零件加工尺寸一致性。设计的机械结构。为“组合夹具式设计思路”,固定底板为零件装夹时的共用支撑平台,加工不同零件时不做更换,“可更换部分”为个性化定制的专用平台,由于零件尺寸不同,加工时该部分需要更换。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实际加工机床的工作台面大小,最终确定的长、宽、高外形尺寸为1949*585*207,该工装可以实现一次装夹2个零件,因此大大提高了辅助装夹效率。标准的长、短臂气缸利用螺钉安装在左、右专用平台上。利用该工装即可以实现18个气缸的同步压紧,也可以实现分步压紧,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
3 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主要控制工装对零件的夹紧和松开,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吸合与释放来控制长臂、短臂气缸的动作。同时控制系统还可监测气路的气压是否满足系统要求,系统若出现故障可通过指示灯和扬声器进行报警。该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人机交互界面;(2)DSP控制系统;(3)电磁阀控制电路;(4)气压检测及报警系统;(5)电源系统。
3.1 人机界面功能设计
人机界面主要包括按键操作、电磁阀动作指示、压力显示及报警指示等部分。
3.1.1 按键设计
S1-S18按键:分别控制1-18号电磁阀的吸合与释放,按键采用保持按键,当某个按键按下时对应的电磁阀吸合,从而控制对应的气缸动作;当某个按键释放时,对应的电磁阀释放。
S闭合与S断开按键:用于整体控制,当S闭合按键按下时,1-18号电磁阀全都吸合;当S断开按键按下时,1—18号电磁阀全都释放。
SET键:当按键操作完毕时,按下该键方可进行加工,同时使S1-S18及S闭合、S断开键失效;加工结束后,释放该按键,使S1-S18及S闭合、S断开键有效。
按键的互锁关系为当S闭合与S断开按键全都释放时,S1-S18按键才起作用,否则失效。
3.1.2 电磁阀动作设计
当某个电磁阀吸合时,对应的指示灯为绿色,释放时为黄色;当S闭合或S断开动作时,对应的绿色指示灯亮,否则灭。
3.1.3 气压显示与报警设计
DSP采集到的主气路气压通过操作面板显示出来,显示方式为数码显示。当主气路气压满足报警要求时,报警指示灯亮,同时开启报警声音。DSP采集到的18条支路气压,通过计算当满足报警条件时,产生报警信号,使该路的红色指示灯亮。
3.2 DSP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主控制器采用TMS320F2812,该控制器是面向电机控制、工业自动化的带片内Flash、工作频率达到150 MHz的32位DSP。该控制器采用经典哈佛总线结构,利用多总线在存储器、外围模块和CPU之间转换数据,它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并行完成取指令、读数据和写数据,同时它采用了指令流水线技术,保证信号处理的快速性和实时性。
3.3 电磁阀控制
通过DSP控制继电器的吸合,从而控制电磁阀的吸合。电磁阀采用24V直流供电。
3.4 气压采集系统
需要采集的气压有:1路主气路气压、18路支气路气压,压力传感器采用(0~5)V直流电压输出型。采集到的电压信号,通过整形、滤波后送给DSP系统,进行模数转换,通过计算得到对应的压力。
3.5 电源系统
控制柜外部电源为220VAC,采用交流接触器实现对系统电源的通断。DSP系统采用5VDC供电。电磁阀控制系统采用24VDC供电。
4 零件加工分析
基于以上气动压紧工装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在数控车间进行了实际零件加工。零件的辅助装夹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1min减少到6min,主要原因是原有装夹的每个压板均需要逐一压紧,而通过气动压紧工装可以实现零件的快速压紧。同时,采用本工装后,更加方便切屑的清理。加工后零件经过检验,质量和尺寸精度均满足设计图样要求。
5 结论
(1)基于模块化、组合夹具式设计思路,设计了航天产品中某典型细长零件数控加工气动装夹系统,主要包括气动工装及其控制系统两部分。
(2)研究成果已经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该零件加工过程中装夹次数多,装夹繁琐等问题。零件装夹时间得到了大幅缩减,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