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复合型车削循环指令对外轮廓的数控编程加工

来源:互联网

点击:196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循环指令 数控编程

      数控车床使用G90、G92、G94指令,使程序简化了一些,但还有一类被称为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指令,能使程序进一步得到简化,使用这些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指令,能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外圆粗车循环G70、封闭切削循环G73、精加工循环G70加工外轮廓主要的应用最多,在数控编程加工过程中,应该正确选择相关指令。

    一、 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指令概述

      1.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指令提高了数控编程加工效率

      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指令只要编入简短的几段程序,机床就可以实现固定顺序动作自动循环和多次重复循环切削,从而完成对零件的加工,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指令是零件手工数控编程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类指令。

      2.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指令大大提高了产品加工的安全性

      采用单一数控编程指令如G00、G01、G02/03进行数控编程加工,程序量大,在加工过程中,类似程序正负号输错、数值输入出错等由于操作者的失误及粗大所引起的错误,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及产品报废。复合型车削固定循环指令规定了机床每次循环切削的进刀量和退刀量,程序量小且简洁,程序不容易出错,在加工过程中,我们只要观察零件加工的第一次循环就能大概判断出程序有无出错以及对刀是否正确,在程序第一个循环正常加工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心的自动加工,而且加工的安全性很高。

    二、如何选用G71及 G73指令

      G71及 G73指令均为粗加循环指令,G71指令主要用于加工棒料毛坯,G73指令主要用于加工毛坯余量均匀的铸造、锻造成形工件。G71及 G73指令的选择原则主要看余量的大小及分布情况,如图(一)、图(二)所示选择不当导致空走刀轨迹很多。

      G71指令精加工轨迹必须符合X轴,z轴方向的共同单调增大或是减小的模式,也就是说G71指令对于不能完成对产品的突凹处加工,而G73指令能够加工,G73指令对X轴,z轴方向单调增大或是减小无影响,这也成为选择G71及 G73指令的另一个原则。

    三、G71及 G73指令数控编程加工

      G71指令数控编程走刀轨迹注意事项一系列问题,精加工轨迹必须符合X轴,z轴方向的共同单调增大或是减小的模式,精加工轨迹起始段可含有G00或G01指令,但不能含有Z轴移动指令,G73指令数控编程走刀时无需考虑以上问题

    四、 如何更好的应用G70指令

      产品的加工精度通常在精加工阶段得到保证,G71及 G73指令粗加工之后通过G70指令完成产品精加工,笔者介绍两种方法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

      1.在G71及 G73指令运行结束后修改刀补,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

      G71粗加工结束后先暂停,通过修改刀补调整好误差后继续用G70加工,具体数控编程操作为:

      G71 U__ R__;  G71 P__Q__U__W__F__;  … 精加工程序… …;  M00;  Tхх хх;  G70 P__Q__;

      注:A.程序运行到M00指令时进给停止,可以改为JOB状态停止主轴旋转,测量工件直径,修改刀补,之后重新旋转主轴,改为AUTO状态自动加工;

      B.程序中在G70前应有程序Tхх хх,重新调用刀补,使程序按修改后的刀补加工,否则改刀补失去意义。

      C.越重要的产品精加工余量越大,以防止粗加工后工件尺寸不足引起报废。也可以按A步骤多次修改刀补即(程序如下):

      G71 U__ R__;  G71 P__Q__U__W__F__;  … 精加工程序… …;  M00;  Tхх хх;  G70 P__Q__;  M00;  Tхх хх;  G70 P__Q__;  …  …

      2.不用G70指令直接采用精加工轨迹运行加工

      只运用G71进行数控编程加工,不用G70进行精加工,具体数控编程操作为:  G71 U__ R__;  G71 P__Q__U__W__F__;  … 精加工程序… …;

      注:加工结束后把G71指令删除,测量出余量,通过修改刀补后直接运用精加工程序进行精加工。这里的修改刀补应该注意,如之前留有精加工余量U0.3W0,粗加工后测量值为X向大了0.4,说明误差为大了0.1,则应修改刀补:补正U-0.1。

      运用复合型车削循环指令对外轮廓产品进行加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程序指令的格式,灵活运用各个指令,增强加工过程中的可控性,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势,保证加工产品的精度。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