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运动控制是根据上位数控系统发出的命令来控制电机运动的方法,在数控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目前,国外有关运动控制方面的技术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相对而言,我国在运动控制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方面都仍存在问题。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主要是在小零件上制作标记的加工过程,对速度要求高、位置要求准确。根据中国国情,为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开发一款成本低廉、功能完备稳定、效果良好的运动控制卡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1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组成
开放式数控系统分软件系统和硬件结构两部分。软件系统就是安装在PC主机上控制开放式数控制码机运作的程序;硬件部分主要由负责人机操作的PC电脑主机、PCI光电隔离运动控制卡、硬件驱动器和开放式数控制码机四部分组成,如图1。
如图2为给零件加工制码的整个流程,先由PC机上的开放式制码系统发出制码指令,指令通过PCI光隔卡转换成高低电平信号,硬件驱动器再将高低电平信号的电压放大,最后驱动制码机中的三个步进电机进行加工制码。
图2 制码的整个流程
整个制码过程中,系统的运行性能及控制精度都与PCI光电隔离运动控制卡的设计息息相关。因此,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硬件结构设计的关键就是PCI光电隔离运动控制卡的改造设计 。
PCI光隔运动控制卡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制码机与PC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将PC机中的输入输出信号以高低电平的方式进行传输,该卡是嵌入于PC机的主板上联合运作的。
硬件驱动器主要负责是将PCI光隔卡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放大,足以驱动制码机运转,主要包括稳压器、放大电路等。开放式数控制码机里包含三相六拍的步进电机三个,分别用来控制制码机的刀架转动、刀架上下移动和被加工零件架的转动。
2 运动控制卡
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中的运动控制卡采用了宏拓PCI-7505光隔16路输入/16路输出开关量板。
PCI-7505板主要有TTL电平输出和功率输出两种方式,输出端最大功率可驱动24V/200mA或12V/200mA负载,采用光隔离技术,实现16路开关量独立输出。PCI-7505光隔卡采用的是共地方式,不需要外接电源,由于应用光电隔离技术,各输入输出开关量相互独立,从而实现16路电压型开关量的并行输入,所以在光隔板上的光耦器件焊接上合适的限流电阻,使其输入电流维持在4mA左右,便能适应不同电压的开关量输入。
PCI-7505包括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PCI-ISA总线转换桥电路和地址译码及数据锁存四大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光电隔离芯片采用的是电流方式工作,电流务必保持4mA左右,因此,在电流不变的前提下,改变限流电阻的阻值,便可改变开关量输入信号电压。信号值“1”表示高电压信号,信号值“0”表示低电压信号。
首先,利用PCI光电隔离卡来控制制码机运作,需要的是TTL电平输出方式,通过高低电平信号的变换来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
再则,现使用的制码机中是36伏的稳压电源;PC中的制码控制程序发出高电平输出信号,经PCI光隔卡输出10V电压,再进入驱动器,经放大电路放大到36V,带动制码机制码。PCI光隔卡采用TTL电平输出方式时,其输出电压为5V,要使其进入驱动器的电压达到10V,则需对PCI光电隔离运动控制卡进行改造设计。
3 运动控制卡的改造设计
3.1 实现TTL电平输出
宏拓PCI-7505光隔卡出厂时默认为功率输出方式,而我们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中需要的是TTL电平输出方式,所以首先需要将PCI光隔卡改造为TTL电平输出方式。
具体方法是将功率驱动芯片MC1416卸下,将其插座上除8,9脚之外的所有输入输出脚用短路线端短接,如图4中各脚之间的短接示意图。然后将PCI板卡上其它二块相同的功率驱动芯片,都采用图4中相同的方法短接改造。
这样改造之后,可使光隔离输出的信号直接送到XS1输出端,来实现TTL电平输出。
3.2 实现放大驱动器电压的方法
PCI-7505卡输入输出信号的传送都采用光电隔离技术,经过多次尝试和试验操作测试,可以将一个30k的上拉电阻焊接在短接的MC1416各端(除8,9脚)与外接电源端之间,通过焊接的30K上拉电阻来增大输出电阻,从而使输出电压由5V放大到10V。
经过焊接上拉电阻的方法改造之后,外接36V电压的PCI光隔卡,会产生大于1mA的电流,经改造过的PCI卡中的光偶器件可输出10V电压,再通过硬件驱动器进行放大,从而驱动开放式数控制码机运作。
4 实验结果
在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运行的一年中,零件制码加工运作完全正常,成功率达95%,速度和精度的要求都完全合格,下位机中各种故障及突发事件的发生,也能即时通过此次改造的运动控制卡将信号传递回上位机。
此次运动控制卡的改造设计,不但能很好的应用于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中,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一个经济型的开放式数控制码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