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心压气机的叶轮五轴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1.1加工顺序
1.1.1粗加工流道:一方面,由于流道中间窄,出口、进口部位很宽,在实际中,我们习惯将在粗加工时把流道划为三段,在宽处使用直径大的到,窄处使用直径小的刀,这样能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流道很深,因此我们要分若干层来铣削,还应控制好每层切削的深度。
1.1.2精加工叶片曲面:要提高加工质量,就必须分析刀具切削特点,采取顺铣的方式进行加工。
1.1.3精加工轮毂曲面:从入口进刀,从上到下,加工要从流道顺着流线方向进行。按照图纸要求还应计算出轨迹之间的最大残留高度的最大轨迹数。
1.2加工方式及其刀具
1.2.1加工方式。不同的叶轮曲面,加工形式也有所不同,运用侧铣的方式对直纹面叶片进行加工,端铣的方式对轮毂曲面进行加工。
1.2.2加工刀具。加工叶轮数控时,刀具可以灵活使用,较为普遍的工具是圆锥球头铣刀、圆环面立铣刀、圆柱球头铣刀等,我们也可运用其他特殊的铣刀来加工,这样能提高实际的加工效率。针对不同的被加工叶轮材料,刀片材料也要分开选择,一般来说,这些刀片材料都要选择硬质合金、高速钢等材料的。此外,明确刀具参数也是很关键的一部。为使加工效率以及刀具刚度得到提升,叶片流道的大小不同,我们可尽量选直径大的铣刀进行粗加工,精加工流到叶片时,尽量用直径较小的球头锥度立铣刀,这样也能提高加工效率及刀具的刚度。
1.3路径生成方式叶轮加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轮
毂曲面粗加工占据了的,因此,我们要合理设计刀具路径的生成形式,以提高叶轮的加工效率。粗加工轮毂曲面时,要使用不同刀具路径生成形式,如外援等距生成形式、轮毂等距生成形式等。参数形式相同的刀具路径,在加工时切削连续,不过它的加工效率不高。剩下的两种形式加工效率相对较高,切削路径的长度也要短些。
二、离心压气机的叶轮五轴数控的加工误差分析
2.1机床误差
机床运动中产生的误差即为机床误差,主要变现为机床的热变形与几何误差,伺服系统、插补器的跟随误差等。以下将要分下下其中的插补误差:从理论上说,当刀具在两个相连的刀位间工作时,刀心走的应该是直线,如果刀具的刀轴方向没变,只有三轴联动,那么此时刀心的运动路径为同一根的直线,如果刀轴方向改变了,即便控制系统已经对其做了线性插补,不过上刀心与工件运动路线不是直线,期间也会产生插补误差。
2.2工艺误差
这种误差也叫让刀误差,即在切削时,零件或刀具在切削力的影响下发生变形,使之出现加工误差,这种变形氛围零件变形与刀具变形两种。加工叶轮时,由于两片叶中间的通道较窄、很深,因此建议用细长型的刀具,刚度适中,否则的话加工时会发生变形,导致刀具前后端产生让刀量差异,这种现象带来的结果是,叶片的根部型值被改变。此外,因叶轮叶片不够厚,加工处理时极易变形,影响了叶轮的加工精度,实际加工型值跟理论编程也会不一样。
2.3侧铣加工误差
由于此叶轮的叶片曲面是不可展直纹面,其端点位置的两法矢不同,与可展直纹面的加工方式也会不一样。鉴于此,使用侧铣加工很容易产生过切现象,两法矢与刀具半径间夹角会影响其过切量。从几何理论角度分析,可展直纹面在侧铣加工时,应选择圆柱铣刀,其接触线为直线,如果是不可展直纹面,它的接触线则为曲线,加工时也容易发生过切的现象。
2.4其它加工误差
其他形式的加工误差,如工件装夹时,同轴度误差及三维建模时出现的曲面模型逼近误差等。
三、离心压气机的叶轮五轴数控的加工试验
3.1叶轮数控加工工艺
随着三元流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叶轮的叶片形状变得更复杂,要做好这一工作,我们需要进行五坐标数控加工。下面就拿315mm 直径的分流长短叶片离心压气机的叶轮进行分析,它的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分为:
3.1.1粗加工叶轮:分区、分层粗铣相邻叶片间的流道。
3.1.2精加工与清根加工叶轮:叶型的清根加工与精加工都发生在同一次加工过程中,主要有短叶片吸力面、短叶片压力面、长叶片吸力面、长叶片压力面精加工及轮毂曲面的精加工。
3.2压气机叶轮的三维建模
在叶轮的数控程序中,顺着曲面模型来生成刀具的路线,对典型零件的叶轮进行曲面建模,而后根据教算法与曲面等距,计算出叶轮刀位数据。对叶轮零件进行曲面建模时,应做到从点到线再到面,而后确定几何建模过程。1.在利用旋转曲面的基础上形成叶片曲面外的表面。2利用样条曲线命令,使之生成直纹曲面的叶片准线。3.运用直纹曲面命令,使之生成使叶片曲面。4.运用阵列命令,使之生成其它叶片,保持叶轮曲面模型的完整性。通过上面的几何建模过程,及绘制叶轮曲面模型,加工仿真叶轮时要运用零件实体模型,来进行曲面模型建模,通过布尔运算与曲面缝合等步骤,使之最后生成叶轮的实体模型。
3.3叶轮数控加工的计算机仿真
要保证叶轮数控的加工质量,就应合理选择生成刀具的轨迹。数控加工复杂零件时,运用编程工具生成的加工程序,所用的刀具与工件必须相对独分离,走刀线路是不是合理等情况,很多编程人员都会始料不及。零件加工过程要运用刀位仿真的方式,检查刀位轨迹的合理性。在仿真前应先处理文件,刀位的格式要求应同文件相同。
3.4机床试切的加工试验
要验证刀具轨迹的生成算法与后处理算法是否准确,我们可通过建立石蜡模型来测试。首先,合理选择加工坐标系。由于压气机的叶轮跟回转轴对称有关,因此叶轮装夹位置为C轴回转轴与叶轮回转轴同轴。由此可见,我们要只需先编写流道加工程序,让后调整C轴转角度数的设置,这样就可将其他流道加工出来。编程时,要选择叶轮回转轴与Z轴同轴的坐标系。刀位文件的后处理,如果刀具路径正确,即可对刀位文件进行后处理,然后得到数控程序。再试切验证叶轮短叶片和与它相邻长叶片数控程序。
结语
数控加工是五轴数控加工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分析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并结合机床试切的加工试验,说明该测量利于保证和提高叶面质量及加工精度,还能发挥出五轴数控机床加工的性能。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