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X的FANUC系统四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器构建

来源:互联网

点击:1734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数控系统 加工中心 后置处理 NX

    1 前言

      后置处理是计算机辅助编程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后置处理生成的G代码文件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后续加工生产。针对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FANUC系统四轴加工中心设计专用后置处理器显得尤为重要,继而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捷径。

    2 后置处理器的机床匹配设置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FANUC系统四轴加工中心为旋转分度头式,即在三轴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加入一个沿X轴旋转的联动数控回转分度头。因此属于回转工作台一类的四轴机床,故后置处理构建器中应选择“4-Axis with RotaryTable”选项。在回转平面选择中则应设置为“YZ”平面。通过机床览显示的旋转方向,切换调整“Normal”与“Reversed”两个选项使回转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

    图1 回转方向的选择

      此类回转为无限旋转,因此在采用绝对方式编程中,回转的起止值应当设置为正负两个的极限值(如图2所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设置的极限值数值最高位数并非G代码文件中最终输出的最高位数,还需要同时设置旋转轴输出地址符对话框中的输出值最高位数来完成。  

    旋转轴输出地址符需根据数控回转工作台在数控系统中的接口地址符,将“机床”和“NC数据定义”两处都进行匹配设置。数控系统选择可采用推荐的“FANUC-6M”作为基础摸板进行差异修改(如图3所示)。修改中除了对地址符以及程序格式的匹配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程序选项卡中对文字汇总页里面的“Modal”选项进行设置(如图4所示)。

    图4 模态参数设置

      其中,控制圆弧轨迹参数的“I、J、K、R”应设置为非模态指令。否则后置处理出来的NC文件在加工中时会出现圆弧半径超差的警告,导致不能进行加工。

    3 实践效果评价

      (1)通过使用NX的后置处理构建器定制开发的FANUC系统四轴加工中心专用后置处理器快速有效的解决了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来编写的繁琐过程,操作者可以在没有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知识的条件下完成,大大降低了高深理论知识的要求,有利于在一线操作者中的推广应用。

      (2)运用NX的后置处理构建器技术进行NC文件的后置处理,可以不需要手工修改G代码文件就直接应用于机床加工,避免了人工二次修改造成的失误。

      (3)使用一个CAD/CAM软件就可以集成化完成从设计、编程到加工的整个过程,减少了不同软件之间数据转换带来的误差修正和差异匹配工作。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