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发展态势 初级阶段“慢而长”

来源:工控中国

点击:168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人体芯片,CES

        每年的CES大会上都会展出款式多样,新颖奇特,夺人眼球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并引起一阵大热。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它们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硬件设备,更是可以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智能化产品。随着苹果Applewatch的开放试戴预约,可穿戴设备一度成为焦点,但在下半年可穿戴涉笔的销售增长态势却趋于平缓。

                                        苹果Applewatch
      科技产品总是在大热后一段时间进入平淡期,可穿戴产品或许也进入了这种状态。有人概括出可穿戴产品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概括为作为人体生命体态特征数据化平台到物联网的控制中心,从而演变为人体感官功能的拓展,而终极目标在于融合或取代人体器官。就目前而言,可穿戴设备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产业都处在初步探索中。作为数据化平台阶段的可穿戴设备,要实现质的飞跃,成为物联网的控制中心,需要同时发展众多科技,比如物联网。物联网的布局都还在初级阶段,到发展成熟能够被可穿戴设备所控制,这其中需要多少漫长岁月。

      据预测,即便在接下来的2016年,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重点依旧围绕人体生命体态特征数据化方面进行发展。即将在拉斯维加斯隆重举行的新一届CES上,智能手表、智能鞋、通网饰品等各种可穿戴电子产品将与大众见面。不知道这些新产品会否颠覆我们的观念,进一步加速推动其进化发展。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只有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大众平常可以佩戴的产品。它也包含像人体芯片那样的智能传感器。我们看到过不少芯片植入人体的成功案例,这些芯片不但能够帮助语言障碍的人士进行沟通交流,还能传递他们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可穿戴设备帮助患者找回嗅觉,味觉等人体感官缺失补偿。从这点可以看出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融合并取代人体器官
      至于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终极目标,融合并取代人体器官,在笔者看来,遥远而不可及。首先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完全接受并佩戴使用可穿戴设备。就笔者身边来看,鲜少有人佩戴智能可穿戴设备。不过等其发展到最后阶段,相信定能够解决不少医学难题。尽管现在还只有监测血压、血糖、心率是否正常等基础服务。未来,可穿戴设备到底会发展到怎样一种状态,我们不得而知。或者如人类预想的那样,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好帮手,或者像科幻片那样对人类造成巨大损害。


    (审核编辑: 智慧羽毛)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