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有“黑飞” 无人机2.0版:个人失去操控权

来源:宇辰网

点击:1294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无人机 操控权 蜂巢科技

    超前的技术布局,无人机的2.0版本


    在技术上,蜂巢科技可谓野心不小。公司致力于研发2.0版本的无人机系统,打造开放的技术生态,彻底颠覆现有无人机的技术格局。据蜂巢科技的负责人介绍,在2.0版本的无人机系统,每台无人机都会是一台联入云端(或区块链)的智能终端;遥控器将退出历史舞台,个人将失去对无人机的操控权(黑飞现象将被终结);锂电池里程的限制也会被终结。各个依赖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将可以通过调用该系统的资源“替代简单重复的人力”。而与“苹果式封闭系统”不同,蜂巢打造的开放式系统将更类似于“安卓系”,蜂巢将开放各种协议,与行业上下游的厂商一起分享发展红利。


    除此之外,蜂巢科技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基站技术已经测试成功,将于2018年实现量产。无人机基站是一个类似小型停机坪的自动控制装置能够为无人机自动更换电池,更换载核,完成数据与云端的上下行。



    蜂巢科技研发的无人机2.0系统物流行业应用示意/图 来源蜂巢科技


    在无人机行业的寒冬中起飞


    蜂巢科技成立于2015年10月,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系统及整机研发、提供无人机行业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主要聚焦于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虽然在网络上、行业内均没有过多的声音,但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其研发速度、效率等成绩均有目共睹。目前,蜂巢科技已经悄悄利用加盟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服务了超过100万亩的耕地,且其作业本地化的模式使其服务有着超强的用户粘性,复购率高。产品上其拳头产品工蜂系列植保无人机早已迭代至第二代。


    站在资本市场角度说,蜂巢科技其实成长于无人机板块的冬天,2017年资本市场普遍对无人机行业不看好,巨头纷纷陨落。蜂巢科技获得融资在让人意外的同时,也在思考无人机行业的未来将飞往何方?创始人兼CEO吴国宁说:“任何行业都有调整期,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多产生于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之后,目前整个无人机行业在经历从消费级无人机往工业级无人机的转型期,从飞行玩具到飞行人力替代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必然。“


    目前蜂巢科技已经开始了工蜂第三代机型的迭代,预计今年将发布。改机型会以新的高度定义植保无人机,整体设计为植保作业量身定制,且具有多种配置方案可选,值得期待。


    蜂巢科技即将发布的工蜂第三代机型/图 来源蜂巢科技


    线上+线下,共享加盟,轻资产运营的标准化植保网络


    蜂巢科技在注重技术驱动的同时,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的运用。据了解,蜂巢科技在线上建立了一个无人机运营平台,调度,共享,联接所有的无人机;在线下则采用加盟模式,以一个开放的生态,让拥有传统农业渠道资源的农资经销商,农业合作社加盟蜂巢。这种技术+渠道的模式能够更好让技术红利变现,依托现有的渠道完成“农业革命”,让植保成为一项标准化的服务,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蜂巢的模式与其他公司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套轻资产运营,作业本地化,共享加盟的全新商业模式现在已经跑通。蜂巢科技已经在全国5省建立了一个覆盖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植保网络。每个线下加盟点已经完成标准化运营,2018年将大面积在国内复制。


    蜂巢科技研发的无人机2.0系统农业行业应用示意/图 来源蜂巢科技


    业务发展吹响“集结号”,将与争雄


    “现在蜂巢科技全员人数不超过30人,我们在于限制公司人数方面有着理想主义的偏执,我们希望在上市的时候也不要超过50人。”CEO吴国宁说,“ 在资本的冬天拿到钱是让我们团队觉得自豪的一件事,战术上证明了我们的队伍是善战的,战略上证明了我们对历史判断是正确的。冬天更容易让优秀的人才向我们靠拢,而我们也永远向优秀的人才敞开怀抱,有时候,你需要逆风起飞。”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9日,北京蜂巢农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蜂巢科技)宣布完成62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同渡资本领投。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蜂巢科技就曾宣布获得京东、戈壁创投和甬港无咖合投的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这家“低调”的初创型科技公司又一次获得资本的青睐。


    (审核编辑: 智汇小新)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