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 政策+资本助推产业腾飞

来源:聪慧网

点击:1366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机器人,智能制造,物联网

        2015年,机器人市场的发展特点也逐渐显现:第一,上市公司携重金不断涌入。自今年3月份起,每个月都有上市公司涉足机器人产业:三月份的卧龙电气,四月份的中兴通讯和中国南车……一直到12月份的京东方、科大智能等;第二,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随着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除了汽车行业,在电子、食品加工、非金属加工和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快速。第三,产品类型出现变化。随着人机协作趋势的发展,小型的机器人几乎成为各家企业发展的核心产品,以协作机器人为主,市场基本都瞄准3C电子制造业。

      事实上,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已陆续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美国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欧洲“火花计划”等都是将发展重点瞄向机器人。而国内也将机器人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并予以了诸多政策扶持。

      十八届五中全会便提出,要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壮大。早些时候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更早的《机器人行业白皮书》和《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都能够体现出国家相关部门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

      众多政策扶持之下,国内市场短短两年时间内,机器人企业就已达到近千家,不过当下国产厂商的经营状况却令人堪忧。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80%以上厂商本体业务出现同比增长,仅有20%的厂商同比下降;但从盈利能力来看,机器人本体业务亏损面高达70%。换言之,70%以上的企业的本体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不但如此,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高达5.6万台的销量中,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仅为1.6万台,7成以上蛋糕被海外供应商分去。究其原因,核心技术迟迟难以突破,而且多数中国机器人企业还在走低品质、低价格和低端行业应用的道路。

      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仍加速增长,国内机器人需求有望达到9.5万台,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却所占不多的份额,国产机器人厂商亟须要在2016年作出改变。

      首先,抓住重点客户。现阶段汽车工业制造厂商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2014年日、德、美、韩每万名人员中皆使用超过一千台以上的工业机器人,而国内则为305台,因此潜力仍不小,厂商只有先抓住关键厂商,才可能在未来的市场洗牌中利于不败之地。

      其次,创新驱动促进未来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化进程。正如上文所述,国产机器人厂商关键部件进口比例较高,导致现在国内制造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特别是减速机,国内企业购买减速机的价格是国外企业的价格的将近5倍,这也导致了国产机器人难以形成有利的价格优势,因此,中国如果想要形成机器人产业化,摆脱国外智能机器人企业的掣肘,必须要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提上日程。

      最后,避免同质化和价格战。尽管机器人市场发展正蒸蒸日上,但是同质化和价格战的苗头却已经冒出,以6kg一下六轴坐标智能机器人为例,2015年部分企业降价达30%之多,这对于本就在价格上难有优势的国产机器人厂商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为了扶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政府除了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之外,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机器人技术路线图”,明确技术发展的步骤、重点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与零部件以及产业化路径。

      政策扶持机器红利凸显

      事实上,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已陆续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美国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欧洲“火花计划”等都是将发展重点瞄向机器人。而国内也将机器人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并予以了诸多政策扶持。

      十八届五中全会便提出,要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壮大。早些时候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更早的《机器人行业白皮书》和《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都能够体现出国家相关部门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

      众多政策扶持之下,国内市场短短两年时间内,机器人企业就已达到近千家,不过当下国产厂商的经营状况却令人堪忧。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80%以上厂商本体业务出现同比增长,仅有20%的厂商同比下降;但从盈利能力来看,机器人本体业务亏损面高达70%。换言之,70%以上的企业的本体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不但如此,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高达5.6万台的销量中,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仅为1.6万台,7成以上蛋糕被海外供应商分去。究其原因,核心技术迟迟难以突破,而且多数中国机器人企业还在走低品质、低价格和低端行业应用的道路。

      多层次资本市场助阵

      机器人新兴市场正迅速成长。智能制造、金融等多领域专家近日表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因此,应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发展。

      在本周举行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金融论坛”上,多位专家看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潜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王硕认为,机器人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至2025年的预估潜在经济影响或达到1.7万亿美元至4.5万亿美元。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表示,机器人产业发展主要靠企业与资本,其与金融的结合非常重要。而解决人的动力与资本问题要靠改革和创新。发展机器人高科技产业具有一定风险性,前期投入大,效果未知数也大,需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力量予以推动,同时在创新理念、机制和文化等方面下工夫。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执行董事杨松堂提出,从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路径来看,科技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科技信贷、风险投资、新三板等形式的出现也多源自科技发展的需要。在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创新信用结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建立独立的审核标准、采用大数据管理方式,以创新管理形成风险分担机制。此外,要与股权投资、信托、券商、交易所等多平台对接合作,寻求产业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新机遇。

      国产厂商需三方向改变

      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仍加速增长,国内机器人需求有望达到9.5万台,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却所占不多的份额,国产机器人厂商亟须要在2016年作出改变。

      首先,抓住重点客户。现阶段汽车工业制造厂商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2014年日、德、美、韩每万名人员中皆使用超过一千台以上的工业机器人,而国内则为305台,因此潜力仍不小,厂商只有先抓住关键厂商,才可能在未来的市场洗牌中利于不败之地。

      其次,创新驱动促进未来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化进程。正如上文所述,国产机器人厂商关键部件进口比例较高,导致现在国内制造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特别是减速机,国内企业购买减速机的价格是国外企业的价格的将近5倍,这也导致了国产机器人难以形成有利的价格优势,因此,中国如果想要形成机器人产业化,摆脱国外智能机器人企业的掣肘,必须要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提上日程。

      最后,避免同质化和价格战。尽管机器人市场发展正蒸蒸日上,但是同质化和价格战的苗头却已经冒出,以6kg一下六轴坐标智能机器人为例,2015年部分企业降价达30%之多,这对于本就在价格上难有优势的国产机器人厂商而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为了扶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政府除了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之外,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机器人技术路线图”,明确技术发展的步骤、重点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与零部件以及产业化路径。


    (审核编辑: 智慧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