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识别与人工智能峰会】打开多应用场景

来源:易贸集团

点击:190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生物识别、人工智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6年和2017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实施行动方案》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同时要加快壮大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多方面的应用,人脸识别也作为应用方向之一,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研发项目。

    当下,互联网金融进入了转型合规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也在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科学技术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应用也更为广泛。随着移动支付、信息安全及智能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未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在提升支付安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继现金、银行卡、手机支付之外的另一种支付方式,或成为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风口。

    传统的汽车领域目前正沿着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新兴技术方向迈进。生物识别技术将更广泛地参与汽车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传统汽车厂商、汽车电子企业、半导体厂家、金融支付厂家在汽车领域的安全、支付、辅助驾驶等方面,都开始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新的动作。根据Frost&Sullivan发布的《2016-2025年全球汽车行业生物识别技术》报告预测,到2025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汽车会安装生物传感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与可穿戴医疗技术公司合作,将传感器和扫描仪从穿戴设备转移到车辆中,未来将从根本上改变汽车驾驶的体验,乘客健康和行车安全。

    智能生活方面,无论是从刷指纹开机到Iphone X为代表的刷脸时代,亦或三星S8标配的虹膜识别,生物识别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而生活中的远程查看家里的情况、用声音控制家电、各种电器相互合作,自动调整工作状等等都在逐渐变成现实,而保证这些智能家居安全运作,生物识别技术的场景应用成为了最可靠便捷的安全解决方案的首选。

    数据统计,2007 年至 2013 年生物识别技术的全球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 21.7%。2015 年生物识别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已达到 130 亿美元,2020 年预计将达到250 亿美元,5年内年均增速约 14%。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如何结合更多的场景应用如何通过解决应用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如何进一步地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变革?易贸商务联合20+行业媒体,12月21-22日共聚北京召开“2017生物识别与人工智能峰会”,与生物识别领域的300+知名企业和技术专家共同探讨生物识别的前沿技术,结合更多场景应用力推传统产业转型变革。

    活动官网:http://baic.ievent.cn

    行业咨询:021-51550814 吴先生

    活动时间:2017.12.21-2017.12.22

    活动地点:中国北京

    会议规模:300+

    活动的议题及议程(暂定):

    2017.12.21上午:大道致远,生物识别迎接智能新时代

    1、生物识别,创新,人工智能时代新身份

    2、脸识别的技术趋势和未来

    3、生物识别算法对硬件处理器和传感器的挑战和机遇

    4、虹膜识别在2C领域的商业探索

    5、圆桌讨论

     

    2017.12.21下午:共建安全智慧出行新起点:智慧航空&安全驾驶

    1、生物识别无处不在,未来智慧航空新实践

    2、生物识别技术助力打造智能汽车

    3、人工智能护航自动驾驶,汽车大脑芯片计算挑战升级

    4、生物识别新蓝海,人工智能商业化之路

    5、语音识别交互,重新定义未来人车沟通新方式

    6、圆桌讨论——人工智能的先行者:人脸识别和语音交互在智慧出行中的商业未来在哪里?

     

    2017.12.22上午:融合金融科技:生物识别科技护航未来金融

    1、场景为王,人工智能助力助推移动支付新浪潮

    2、安全与创新并举,传统银行如何拥抱新技术

    3、Cross-industry& innovative biometrics solution with FIDO ecosystem

    3、认知商业时代的金融重塑:看科技公司如何变革移动支付

    4、保险业的金融科技之路;用科技打造智慧保险

    5、圆桌讨论——传统金融行业 PK 互联网科技行业

     

    2017.12.22下午智慧生活:生物识别提升便民新高度

    1、生物识别赋予智能家居新定义

    2、智能安防系统打开生物识别应用的大门

    3、无人超市里的黑科技

    4、生物识别在智慧生活领域的新应用

    5、圆桌讨论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活动详情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