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建造最早、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红茶生产线在宜都被发现

来源:互联网

点击:1520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自动化 红茶生产线 机械化

    摇晃着风斗、转动着轮轴,一条始建于1951年,现存于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厂内的茶叶生产线如今继续完成着历史使命。12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在宜都实地考察时,评价这条红茶生产线是罕见的茶业活态工业遗产。
     
      当天,《宜都红茶厂史料选》评审交流会在宜都举行,中国茶科所副所长鲁成银、湖南农大茶学系主任肖文军等国内茶叶专家相聚宜都,探讨宜红茶史,并就如何弘扬宜红茶文化、推进茶叶供给侧改革建言献策。
     
      宜红茶是中国红茶的典型代表和传统出口商品,同祁红、滇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今年6月2日,欧盟委员会网站公示了中国和欧盟首批互换认证的100个地理标志产品,“宜都宜红茶”位列其中。
     
      宜都红茶厂成立于1951年,作为当时央企级别的工夫红茶龙头企业,曾统领湖北、湖南2省3个专区16个县的宜红茶收购、精制、出口,且是中国红茶对前苏联出口的主要货源基地。之后,该厂经历了产量下降、企业改制、厂址搬迁,如今已是当地一家民营茶企。
     
      “为推动振兴宜都宜红品牌,推进包括‘宜红古茶道’在内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宜都组织相关专家在充分分析以往宜红和‘宜红古茶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宜都红茶厂历史的研究。”谈起对于宜红茶史的溯源工作,宜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珊珊显得十分兴奋。“目前已整理完成了100多万字、2000页的《宜都红茶厂史料选》影印本一套四册。”
     
      《宜都红茶厂史料选》内的史料由湖北省档案馆、宜都档案馆馆藏的档案整理编撰完成,仅文书档案中就包括大量的生产、建设、收购、加工、销售的档案,也有关于外贸出口类的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等档案。
     
      “我们一致认为,《宜都红茶厂史料选》是中国茶业珍稀的档案史料,对传承宜红茶文化,保护宜都宜红茶地理标志及‘宜红古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史料佐证作用。同时,对发展湖北茶产业,带动宜红茶产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宜都宜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媒介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说。
     
      宜都市委书记罗联峰表示,近年来,宜都市将振兴宜红茶产业、推介宜红茶品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出台了支持宜红茶产业及加工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成立了宜红茶协会,编制了宜红茶省级地方标准,注册了宜红茶地理标志,规划建设了宜红茶博览园,正全力打造“宜红之都”。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