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世博中国馆案例 浅谈泛光照明设计

来源:网络

点击:2457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泛光照明,世博,中国馆

       中国馆,作为世博场馆最重要的场馆之一,其本身就应该成为世博会的一个精彩展品。中国馆经纬交错的斗拱造型气势磅礴,但这一外观对于照明而言却提出了挑战。

      焦点问题有如,灯具的隐藏,红色还原性,层次感,体量感等等。设计团队经过大胆的创想,细致的科研,反复的论证,为中国馆的室外泛光照明提出了一个完整可行的方案。此次照明设计针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国家馆和地区馆的室外泛光照明。

      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两馆建筑本身的设计理念。透过“中华之冠”“天下粮仓”“鼎盛中华”的象征寓意,国家馆的建筑精髓是斗拱结构,“匠人营国”中九经、九纬的成为屋顶构架,以及富有东方神韵的中国红。中国馆,是永久性、标志性建筑,体量巨大,气质古典。过于抢眼的、高频率、大规模的动态变化会喧宾夺主。在保持主要照明效果不变的基础上,在特定时刻,增加适量与建筑文化相吻合,与环境相协调的创意变化,提高建筑的生命力。

      中国馆泛光照明设计通盘考虑,在建筑主体结构部分横梁的下檐口,安装多套集中控制的LED灯槽(3000K)对上层横梁底部投光,以求形成中国馆底层最亮、层层衰减的“退晕”效果。

      泛光照明设计中尽量隐藏灯具,要求灯具表面涂上与建筑颜色相仿的涂料,以免白天过度破坏建筑主体的外观现象。在泛光照明设计灯具的安装和选用上通过调整灯具角度、控制LED光源的投射角度达到减少外溢光、防眩光的目的。此外,对于建筑表面大面积红色高反射率的铝板,夜间泛光照明设计形成的红色漫反射会影响到地区馆顶部观景平台,造成平台上的物体呈现红色,且显色性差。

      泛光照明设计中通过在顶部设置蓝色和绿色光的投光灯,对红色漫反射区进行光谱综合,以求达到最佳的夜间视看效果。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沉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中国红”。造型上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地区馆横向展开、平台舒展,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轴线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