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45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探秘海底世界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点击:207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机器人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完成了处女航,在西南印度洋的水中共进行了9个小时的“海底世界”探秘。

                              国产45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探秘海底世界  
      “潜龙二号”

      深海技术与装备重大成就

      “潜龙二号”水下机器人是中国863计划深海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中国大洋协会牵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参研单位共同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

      “潜龙二号”在造型上酷似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NEMO。相关负责人表示,把潜器设计成鱼的样子主要是为了适应洋中脊复杂地形的要求,让潜器自如翻山越岭,便于水面回收,减少垂直面的阻力,增强水面航行能力。

                              造型酷似小丑鱼NEMO的“潜龙二号” 

      为应对水下复杂的地形地貌,“潜龙二号”在国内首次采用前视声呐作为避碰控制设备。这是一种成像声呐,即把数据采集进来后,通过图像处理方式来识别障碍和周围环境,结合避碰策略,下达紧急转向、紧急变深或变高以及跟踪策略。在解除危机后,会通过在线路径规划引导潜器回到正确的轨迹上,使其继续正常地执行任务。

      大洋“首秀”

      探秘海底世界

      1月10日22时14分,随着“潜龙二号”稳稳地被吊至“向阳红10”船后甲板的支架上,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AUV)圆满完成其大洋“首秀”。

      “潜龙二号”第一次在西南印度洋断桥热液区下潜,获得了该区域近底微地形地貌和海底环境参数,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AUV首次在洋中脊海底勘探,这也是我国第一次获得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断桥热液区的精细海底地形地貌图。

      据了解,在本次成功下潜的基础上,“潜龙二号”将继续在第一、第二航段开展海上试验和试验性应用。它立足国际前沿技术、面向国家重大应用需求,将为我国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和勘探提供高效、精细、综合的国际先进手段。


    (审核编辑: 智慧羽毛)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