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先锋:传感器的妙用

来源:网络

点击:1313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 传感器,智能化

      道路修葺问题假如发现得早,解决起来就简便许多,最多还能节省下4/5的成本。但派遣维修队频繁调查道路受损状况并不实际,而在工人赶到现场前,小裂缝往往就会恶化成为大漏洞。美国东北大学环境与民生工程教授王明(Ming Wang,音译)带领研究团队,开发出一个聪明的解决方案,名为VOTERS(Versatile Onboard Traffic Embedded Roaming Sensors,多功能嵌入式车载漫游传感器)。以下是它的工作原理。

      早期侦测

      大部分路面坑洼一开始只是小裂缝,有些甚至隐藏在路面以下,司机肉眼根本看不到。安装于定制货车中的VOTERS,每天则可扫描80英里(约合128.7公里)的道路,发现潜在问题,以防它们扩大为扎破轮胎的柏油深坑。“美国32%的道路处于失修状态,”王教授援引了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的全国评估报告,“我们必须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四分系统

      货车开过路面时,传感器记录下由于颠簸造成的轮胎内气压变化。经过精细校准的麦克风能够感应任何碰撞的声音,独特的雷达系统扫描车轮表面,检查轮胎遗漏问题、路面下的空气囊或积水,辨识任何潜在坑洼的迹象。货车后的摄像机紧盯地面,拍下裂缝密度的整体状况,确认来自其他传感器的信息。

      数据分析

      在货车行驶的同时,传感器收集的信息会自动发送至计算机,运用VOTERS软件进行筛选。分析人员审查结果,确认何时将维修队派往何地,达到最佳预防效果。信息几天内即可传送至城市规划师手中,无需花费数月时间,成本也仅相当于传统途径的一小部分。在灾难发生前及早发现问题,可节省不少长期费用。

      联合维护

      王教授正着手建立事务所,与各城市合作进行年度路况评估。但他真正的目标,是说服汽车制造商在新车中嵌入轮胎传感器,从而广泛收集不断更新的路况数据。由此产生的数据不比VOTERS收集的信息详实,却足以改善道路维护。“这个想法并不疯狂。”王教授说道,“它的成本也不高,每辆车都可以装,就是这么简单。”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