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智能工厂系列(三): 娃哈哈未来5年将变“智能工厂”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点击:175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娃哈哈

    工信部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在46个入选项目中,娃哈哈集团申报的“基于两化深度融合的食品饮料生产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成为饮料行业唯一入选示范项目。
        其中,娃哈哈集团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来实现传统食品饮料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是提升食品安全全程保障体系的试点项目。该项目采用了基于现代传感技术实现自动数据采集的实时数据库技术、智能化在线控制生产车间、运用物联网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等技术,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全面提升了食品饮料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在在线控制方面,实现从在线传感器到ERP管理系统的深度数字化融合,可全程监测生产线运行状态及各种设备工艺参数,并及时进行自动调整与优化。通过建立完整的全流程实时数据库系统,实现全流程生产过程的追踪和追溯,更好地服务于食品安全管控。在运用物联网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方面,从订单到生产线设备自动排产、到产品配方自动传输、到自动的产品库存管理,以及到按发货区域的自动物流管理,均结合智能物流机器人技术,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处理与信息化管控。此外,基于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控集团内60家外地分公司各条生产线关键设备运行情况,实现集团管控。
        据悉,娃哈哈食品饮料生产智能工厂示范项目将对食品饮料行业在基于互联网的产销协同系统,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销联控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效率与准确率方面有积极示范意义,并通过对基于工业网络与智能传感器的实时数据采集与运行参数监测控制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等技术的摸索实践,为食品饮料制造行业提高生产线运行效率提供科学借鉴。

    娃哈哈的码垛机器人  每分钟能码30箱爽歪歪

    伸出手臂,抓取,抬举,放下……只见一个身体上印着醒目的娃哈哈标志,长得像长颈鹿的大家伙,灵活地来回伸展手臂,轻松而精准地将一箱箱爽歪歪饮料码放整齐。

      在国家顶级工业技术展上,宗庆后带着四个机器人来到了上海。谈起娃哈哈,许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八宝粥和纯净水代言人自1999年就不曾改变的王力宏上。娃哈哈一直潜心在食品饮料行业精耕细作,其实,它在智能制造方面也一直走在前端。

    在2011年以前,娃哈哈还只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彼时,工厂人工成本上升、人力资源紧张局面初显,国内工业机器人刚起步,宗庆后隐约觉得,工业机器人会是将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跟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通过采购专业设备不同,宗庆后选择自主研发。这在全国饮料行业中,也仅此一家。

    很快,娃哈哈机电研究院应运而生,宗庆后亲自出任院长,带着100多个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的技术人员,全情投身机器人产业。这是娃哈哈继食品饮料之外,眼下最重要的一块产业。

      经介绍,展会上首次亮相、长得像长颈鹿的大家伙叫娃哈哈码垛机器人,是2012年研发成功的。这种机器人每分钟能码完30箱爽歪歪,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正负0.5毫米。按照1套机器人代替2个人工计算,目前娃哈哈有300余条饮料生产线,如对100条线完成机器人码垛改造,则以一个工人6万元/年的人力成本计算,则每年可直接节省人力成本1000万元/年以上。此外,哇哈哈还带来了一台吸管投放机、饮料装箱机、封箱机等智能设备,而这些都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未来5年,娃哈哈变“智能工厂”

      宗庆后告诉记者,现在,海宁的娃哈哈饮料生产线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一瓶饮料从吹瓶、灌装到包装、码垛,20多道工序都由机器自动完成,几个操作工人只是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而已。而即将在乔司建起的“智能工厂”,从下订单到生产到溯源,更是全都实现智能化。除了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外,他们还有一个“大数据脑袋”。

      据了解,传统模式里,工厂与经销商的协作通常是这样的:经销商将所需的单品数量报给当地工厂,工厂接到订单后,所有员工齐上阵,下单生产、配送。周期长不说,中间还会有信息不对称的麻烦出现。

      目前,娃哈哈已研发并构建除了一套新系统,用大数据对订单周期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今后,经销商们是这样下订单的:通过互联网下订单,系统自动根据用户的资金、信用等情况进行核控,对订单给予确认——系统对归集后的订单,根据产能、运费、交货时间等因素综合分析出最佳生产工厂,并将订单自动分派到全国相应的工厂安排生产——工厂按照客户订单进行按单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根据客户的信息进行喷码、标识,并自动进入到指定的仓库库位。这样做保证品质,监管经销商,还能节约人力,还能降低了10%以上的能源消耗。

      从最早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到后来引进单机自己集成自动化生产线,再到自行设计规划智能工厂,宗庆后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了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未来几年内,所有的娃哈哈工厂都变成‘智能工厂’。”宗庆后给记者畅想了未来的智能工厂:车间内,各种智能机器人快而有序地完成着流水作业,几个仅有的技术员工都待在中控室内。而宗庆后待在杭州总部的办公室里,就通过监控能看到全国各地工厂的运行数据。

      下个目标是收购关键部件工厂   把“娃哈哈牌”机器人卖向全国

      这两年,宗庆后酷爱逛展会,甚至打飞的跑到德国去逛专业工业展。而昨天,在自家展位溜达一圈之后,宗庆后兴致勃勃地逛了起来。激光切割机的速度、螺杆的尺寸、价格……这些外行人云里雾里的专业设备数据,都是娃哈哈牌机器人用得到的。宗庆后带着娃哈哈研究院的一群人,边看边问,津津有味,并且似乎是有备而来,很快就一些专业零部件与一些国内外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

      本想实现自给自足,却歪打正着进入了一个大市场。宗庆后说,现在传统企业转型智能化生产,娃哈哈机器人正好撞到了这个风口,各行各业的需求量都很大。而据国际机器人学联合会的数据,预计到2016年底,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居世界之首。

      除了码垛机器人,目前娃哈哈已经研制和正在研制的机器人涵盖各种类型,如六轴机器人、并联机器人、SCARA平面关节机器人和大负载的桁架机器人等。

      “未来,我们会将各种机器人输出到其他企业。”宗庆后表示,市场有了,经验也有了,接下去最关键的,是掌握核心技术。

      据了解,机器人最核心技术是各个关键零部件,包括运动控制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比如一台300kg的码垛机器人,就需要4个伺服电机。而这些部件目前仍被国外垄断,不仅成本颇高,应用起来也麻烦。

      “我们正在考虑收购一些国外企业,目前正在跟一家以色列的企业要来谈。”宗庆后透露。

       娃哈哈智能制造发展路径

      2000年,成立模具工厂,为制瓶机、制盖机生产配套新瓶型、新盖型模具。

      2003年,开始导入ERP系统,实行企业信息化管理。

      2008年,参与承担国家863计划“机器人高速包装工作站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

      2011年,承担工信部“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高速搬运机器人及其物流生产线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的研究。

      2012年,参与承担国家863项目“高精度高效率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开发”。

      2015年,完成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平面机器人的研发,并用于集团饮料生产线上产品装箱、码垛、生产物料投放、装箱等领域。




    (审核编辑: 智汇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