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光之旅】建筑照明有“节制”地用光的案例赏析

来源:网络

点击:962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 建筑照明,照明设计

      对于一个人来说,白昼和黑夜是两种生命的色彩;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白天和夜晚是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而对于一座建筑而言,日与夜就完全是一种一脉相承,却各自精彩的表达体系。

      面对城市中蜂拥而上的耀眼天际,我们是否应该想想,我们真的需要那么炫丽吗?这样的炫丽跟建筑本身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说建筑的空间依赖光而得以视觉呈现,那建筑照明所要表现的主体显然是建筑本身,这二者之间需要实现一种恰到好处的契合。

      透过有“节制”地用光,将通过分享其亲历或见证的许多典型地标性建筑的“寻光之旅”入手,解构建筑如何生于光。引用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所言——“光就是空间(Light is space)”,通过课程带领我们走到建筑外面理解光,走进建筑中感受光。

      将依次分为以下四个层面进行:

      1、形态的描述:建筑体量的三维呈现;

      2、建筑特征的概括: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表现的概念;

      3、 质感与层次的表现:利用光线布置的强弱变化、明暗差异;

      4、性格与气氛的渲染:光对空间品质的表现、艺术感染力和人的心理体验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东方的隐匿?

      上一节,我们讲述了东方审美的哲学对光影的诉求,阴翳之美讲求的是“间接”的表达,这让我们想起照明领域里面一本很著名的书籍,由许东亮老师翻译的《间接照明》,在照明手法上的表达,或者可以直观理解为在空间中“尽可能多使用间接照明,尽可能少地使用直接照明”,那作为照明的载体,我们如何能站得更高点,从建筑上就开始思考如何表达东方的隐匿?

      图:超高层建筑的基因,是密集城市的一个进化元素,有浓重的人工构建痕迹,起源于西方现代主义把实用性作为指导,一切以使用效率为准绳。 

      图:我国的江南建筑,无论是外表和体量,都与山体、水体形成呼应。

      图:我们常常在日本能找到封存得很好得东方文化,日本京都小镇,山体和建筑之间和谐相处,让人感觉山中林荫有宅长成。 

      图:从建筑内部视觉看,就更能体会东方建筑追求与自然的关系,隐匿、比邻、遥望。

      而超高层建筑,本来就不是东方的产物,所以在根源上说超高层并不存在东西方的表达一说,就在看过了那么多超高层建筑的案例后,我们回过头看一个东方思维的建筑。

      和谐就是不突兀

      紫荆山庄是个政府的培训中心,位于深圳西丽湖水库边上,环境幽雅,项目不大,占地80多亩,承载建筑的体量是四万平方米。

      我们可以假设,这样的体量,我们可否通过建设一栋或者几栋高层建筑全部搞定?可以的,但如果是东方美学思维呢?建筑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和谐处理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关系。

      业主方期望的意境也相当东方,能看到粉墙黛瓦的东方意蕴。

      经过研究,用地边界内部为山坡地带,相对高差约二十多米,附近无贴临道路和建筑。外围二百八十多亩的生态绿地由使用单位代管使用。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把建筑功能全部落地,期望做到“屋檐与树梢互相遮挡”,若隐若现的感觉。

      图:山体的高差分布,植物的高度分布,并不会因为建筑的存在而有所改变,这是一种隐匿。

      图:建筑总体风格强调“低调、内敛、简约”的设计原则,并采取自然、现代的设计手法诠释并体现传统的建筑色彩和“岭南建筑”的地方风格。

      光的设计:主次分明、内敛简约

      铺垫了那么久,终于讲到照明的设计了,因为建筑照明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建筑的充分理解上,所以铺垫也是必须的。

      户外的光:主次分明

      在夜晚,光就变成了一种带来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建筑上的“隐匿和内敛”,加之功能上的指引考虑,因此大堂和客房两个重要部分通过光的强弱进行的划分,大堂部分亮,客房只保留照亮门牌的小射灯,没有设置专门的走廊灯光,这样以来,远处就能非常清晰的看到建筑与交通轴的核心——大堂。

      室内的光:内敛简约

      融于良好景观环境中的玻璃大堂作为整个山庄的公共中心,既照顾了园区内各单体建筑平时间的服务,也在空间位置的设置上较好地响应了需迎合来自于南北两条不同方向路线的功能要求。

      图:大堂平面图,建筑与空间的设计风格相对来说极其简约,现代与传统的精神也能和谐共存。尽管在建筑材料的语言与色彩之运用上较为简洁朴素,但其在木饰规制的细节刻画与整体的气氛营造上,却低调的传达了一种该建筑所应具有的规格与气质。

      图:落地玻璃上方是紫荆花纹的窗格子,透过大堂落地玻璃,是不远处若隐若现的房子。

      图:大落差的釉面玻璃把大堂围合成一个玻璃盒,分围上下层,下层主要是功能照明的内透,上层通过藏在结构中的洗墙灯把紫荆窗花格照亮。

      图:在效果图中,整个大堂基本没有“室内设计”,远处的休息区上方有个木灯笼,与大堂建筑的玻璃盒子呼应,重点是,所有照明基本都是间接照明。

      图:透明玻璃大堂中的粉墙与木灯笼,不仅仅是为了在风格上传承建筑设计关于粉墙黛瓦的寓意与象征,并提供一种空间上的视觉表现力。

      图:木灯笼实景。

      图:大堂完工实景照片,与上面的效果图相比较,应该说还原度很高。见光不见灯实际上所反映的,完全就是东方的美学思维。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