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释放出的微小颗粒中发现了铀和铯等其他放射性物质。
根据一项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放射性沉降物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比先前预计的时间要长得多。
该研究小组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燃料残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首次在研究报告中得到了“明确”的揭示。
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被称为“微粒子”的极小碎片,这些碎片在2011年最初的灾难中被释放到环境中。研究人员在反应堆熔毁过程中从核电站的反应堆中释放出的核燃料中发现了铀。发现的粒子尺寸只有5微米或更小;大约是人类头发宽度的20倍。这些粒子的大小意味着人类可以吸入它们。
反应堆残骸碎片是在核隔离区、水稻土和离核电站几公里处的一个废弃水产养殖中心发现的。
以前人们认为,只有挥发性的气态放射性核素,如铯和碘,才会从受损的反应堆中释放出来。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小的固体颗粒也被释放出来,其中的一些颗粒含有非常长的放射性核素;例如,铀有几十亿年的半衰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分析放射化学高级讲师、这篇论文的作者Gareth Law博士说:“我们的研究有力地表明,有必要对福岛核电站内以及可能在核隔离区之外的燃料残渣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调查。虽然要从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获取样本极其困难,但进一步的工作将提高我们对燃料碎片纳米粒子的长期行为及其影响的理解。”
东京电力公司目前负责福岛第一核电站和周围的隔离区的清理和退役过程。日本九州大学的副教授Satoshi Utsunomiya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
他补充称:“对释放出的微粒有更好的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关于受损反应堆中熔化核燃料状况的急需的数据。这将为东京电力公司的退役战略提供极其有用的信息。”
目前,由于辐射水平高,不可能得到关于受损核反应堆内燃料碎片的化学数据。由国际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的微粒将为未来的退役挑战提供重要线索。
(审核编辑: Do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