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秘而不宣的FDD和TDD的速率差别,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反正我不是工信部那头的,就让我来扯个淡吧!
我看大家都在写FDD拍照颁发之后对产业带来的影响,TDD最开始的技术炫耀点是提高频谱效率,我觉得跟普通消费者扯不上边:国外省频谱,因为频谱是拍卖来的,要银子的!——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最敏感的两个事情:一个是价格,另一个就是速率。
相信联通和电信很快就会做自己的4G品牌宣传了,两个4G制式下载理论速率上的差别,我就不信他们会手下留情?
一、移动的广告语:
TDD和FDD
“快人一步”——如果说拿这个广告语来说中国移动拿4G(TD-LTE)牌照的时间,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2013年12月4日);如果要说下载速率,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只有3G网络的情况下,中国移动用来形容自己的无线速率快,也是实至名归
——但如果两边的4G对拼呢?“快人一步”的广告语似乎就不适用了……
二、TDD与FDD速率对拼
中国移动是在2013年12月4日拿到了4G的牌照,这是TD-LTE的牌照;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昨天,也就是2015年2月27日也拿到了4G的牌照,这次是FDD-LTE的牌照;
TD-LTE指的是时分复用,FDD-LTE指的是频分复用,网上有很多技术上的比较,我不过多的阐述了。
什么频率利用率、知识产权、布网覆盖率,这都不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
今天,我带大家看一下中国移动的TD-LTE与联通、电信的FDD-LTE在理论速度上的差别。
在针对移动的TD-LTE的手机典型测试(MIMO OTA)场景的测试配置及其速率
我们看到在典型的20MHz带宽情况下,中国移动的TD-LTE最大理论速率为29.512Mbps;
我们再来看一下“同样”20MHz带宽的情况下,联通、电信的FDD-LTE的最大理论速率则为59.142Mbps:
联通、电信的FDD-LTE的最大理论速率则为59.142Mbps
大家注意到我上面“同样”带宽打了双引号,意思是,虽然FDD下行(下行就是指基站到手机的下载速率)只用了20MHz带宽,但其上行需要用另外20MHz带宽——所以下行标明“20MHz”,则实际系统占用的是40MHz带宽:
而TD-LTE上下行是用同一个20MHz带宽,所以总共就是占用20MHz——与10MHz带宽FDD的占用总带宽相等(上行10MHz+下行10MHz=20MHz)——那么我们看一下10MHz的FDD-LTE的理论速率:
10MHz的FDD-LTE的理论速率
10MHz带宽的FDD-LTE 理论速率为35.424Mbps > 20MHz带宽TD-LTE的29.512Mbps
FDD-LTE依然比TD-LTE约高17%。
三、建议联通和电信的广告语——“岂止是快?!”
所以,借用iphone的广告语“Bigger than Bigger”逼格接受度,再踩着中国移动“快人一步”的尸体,我觉得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可以这么宣传自己的4G网络:
四、注意:
需要说明的几点:
1. 最高理论下载速率可以通过调制方式、带宽等进行调整,以上的比较是把大部分参数做统一之后的比较,而现网也许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以上关于最高理论速率的结论应该说是基本无误的——所以网上有种说法“比理论速率没有意义”,我并不认同;
2. 有一种说法,是TDD可以通过灵活调整上下行时间片,从而更好地支持非对称业务——这个我同意,就是不知道商用系统的具体实现怎么样了;
3. 另有一种说法是TD-LTE在高速情景(如高铁)下的性能、覆盖范围都不如FDD-LTE,我手头没有测试数据,但我个人凭自己的经验,认同这个看法;
【网友质疑】
wosohutu
技术不是天花板,3G时代联通拿到最好的牌,可看看联通的发展和运营是什么样子?当年电信说只要没拿到TD-SCDMA就是成功,到了4G时代,看看电信怎么兼容CDMA2000/TDD-LTE/FDD-LTE!移动已经准备抛弃TD-SCDMA不再发展新客户,卸下了包袱反而可以集中精力搞好TDD-LTE,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hanease
按我的推测,用户少的时候FDD更快。 拥堵的时候,TD会更快。
梁少峰
当初嫌TD-LTE太快以至于一不小心就流量爆仓的段子不知道是谁给整的,但现在似乎拿出来再秀一次是很有必要的。
用什么名字呢
楼主犯了个常识性错误,FDD上行10M+下行10M总共占用肯定多于20M,因为上下行之间肯定保护间隔。。。
speme
不对吧,我怎么记得是TDD 20M的下行100M,FDD双20M的下行150M。
萧萧
TDD和FDD技术90%都是相同的,但联通电信跟移动的服务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儿,这就是联通电信一败涂地的原因。
hanease
楼主貌似专业的结论,实际上有失偏颇。 其实,就像同样20M宽的路,是分成双向2车道,还是单向1车道。貌似2车道肯定好。 但这个路是专用的,如果你是高铁运营,自然双向效率高,但你只有一辆私家车,其实还是单车道来回跑好。 传统的语音业务,可能双向流量差不多。但以TCP/IP为基础的业务,每个包都要回应,也就是要收到数据才响应,像私家车来回跑更多。
梁少峰
其实都是无所谓的,因为联通和电信的用户绝对数量少,所以车少路宽本来用户体验方面就该好于移动,如果再做不好就得怪自己了。技术制式上的些许差别还不至于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