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种主要的400G光传输技术

来源:网络

点击:918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 400G,光传输

      尽管业界对400G呼声甚高,但受制于技术尚不成熟,运营商对400G更多是停留在实验室和现网测试阶段。

      “400G传输距离有限,意味着运营商需要在现网中引入更多的中继设备,导致成本大幅上升。因此,中国电信今年暂无计划在骨干网和城域网上引入400G。”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张成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简要剖析下三种主要的400G光传输技术。

      一、四载波

      实现方式:通过四载波的100G PDM-QPSK方式来抢建400G超级波道。

      优点:100G传输技术已规模商用,技术成熟,成本低,跨距长。

      缺点:只有在引入频谱压缩技术提高频谱效率,并通过芯片升级解决集成度和功耗问题的前提下。这种400G系统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以目前的100G芯片搭建的400G系统其本质还是100G系统。

      普及率:较少

      二、双载波

      实现方式:通过双载波的200G-PDM 16QAM方式来构建400G超级波道。

      优点:频谱效率提升165%以上,系统集成度较高,体积小,功耗低,目前已开始商用。

      缺点:跨距相对较短,商用跨距在500km左右。这在长途传输应用场景中有一定的限制,如果结合低损耗光纤和新型放大器,双载波方案的跨距可以超过1000KM,基本满足长途传输应用。

      普及率:多

      三、单载波

      实现方式:通过单载波的400G PDM-32QAM方式来构建400G波道。

      优点:频谱效率提升300%以上,系统集成度高。

      缺点:单载波方案频谱效率最高。看似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香农定理的限制,其技术实现难度大,成本高,跨距短(<200KM)如果没有大的技术突破,在长途运输中的应用前景并不乐观。

      普及率:少

    (审核编辑: 智汇张瑜)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