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长沙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会议上获悉,长沙市正式全面启动农业普查工作,将首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提高了抽样效率。
长沙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中在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通过普查,查清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准确反映农业生产新气象;查清农村社会发展情况,准确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查清农民生活水平情况,准确反映农民生活新变化。要围绕服务“三农”改革发展大局,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我国每10年开展一次农业普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于今年开展。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居民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等。共7类普查,涉及685个指标,全面回答“谁在种地”、“地去哪了”、“种了什么”、“怎么种地”、“安不安全”、“怎么卖”等问题。
据悉,此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时点标准是2016年12月31日,时期标准是2016年1月日至12月31日。对象涉及全市74个乡镇、1142个村(居)委会、120多万农户、3000多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8000多家专业合作组织,普查的地理范围将划分为近3万个普查小区。普查的范围涵盖到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长沙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队长肖笃雄介绍,在本次普查中,将首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以全部农作物用地为总体,使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从空中俯瞰,以影像资料为依据,进行准确的分层分类,使得抽选的调查样本更为科学、合理,有效提高了抽样效率。同时,农作物遥感测量调查充分利用了GPS、无人机遥感、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等高科技手段。这不仅使得测量更加精确,还可实现调查数据的直接上报和快速汇总,有效减少中间干扰环节,确保数据质量。
(审核编辑: 沧海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