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政策分析

来源:智汇工业

点击:3111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机器人 政策

        3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无人工厂在日本诞生,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无人工厂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普及。目前,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以此作为保持和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机器人革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13年到2020年期间以5.4%的复合年增长率发展,到2020年其销售额将达到411.7亿美元。

      在“机器人”概念被国家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后,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关注这个行业,“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也被许多地方政府纳入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之中。

      对于近年来多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日渐“泛滥”的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将进行清理整顿。其中,包括税收等优惠政策在内,凡是涉嫌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都将纳入清理规范的范围。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各地此前针对智能化产业持续推出和加码的扶持政策有望规范,助推中国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迈进。

    近年来,包括上海、深圳、天津、成都等地陆续出台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以吸引机器人智能化企业入驻。以深圳为例,地方政府拟每年投入5亿元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对行业细分龙头给予500万元资助;广州等地也表示对工业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采用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等方式予以重点支持,且在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采用无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连续5年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相关项目建设。

      在政策吸引下,不少智能化产业链企业进驻各地机器人产业园区,但由于不少企业缺乏减速机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整个产业低层次投资和重复竞争格局初显。更多相关内容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智能型机器人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曲道奎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不应一哄而上,而应该着力培育更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也不应恶意竞争,应该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上下工夫。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国家对多地机器人产业政策的规范,有望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迈进。

     

    (审核编辑: 智汇工业)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