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差值较大时 你更相信哪个?

来源:网络

点击:1186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无创血压,有创血压

      有创血压监测具有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准确及时直观,且便于做动脉血气分析等优点,被认为是围手术及休克期间血压测量的金标准。

      但是目前,无创方法仍是临床最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然而某些情况下,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之间误差较大,影响病情的判断及治疗,今天我们谈谈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这俩个的不同点。

      熟悉的陌生人—你知道无创血压是如何测出来的吗?

    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差值的比较

      无创血压检测方法主要有柯氏音法、振荡法和动脉传递时间法。

      多参数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方法一般是采用振荡法,其原理如下:利用捆绑在手臂上的袖带,通过充气泵向袖带充气以阻断血管中脉动的传播,达到一定压力 (一般为 124~316kPa) 开始放气,当气压到一定程度,血流就能通过血管,且有一定的振荡波,逐渐放气,振荡波越来越大,再放气由于袖带与手臂的接触越来越松,因此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压力及波动也就越来越小,压力传感器能实时检测到袖带内的压力及波动,我们假设选择波动最大的时刻为参考点,以这点为基础,向前寻找是峰值 0.45的波动点,这一点为高压 ( 即收缩压 ),向后寻找是峰值 0.75的波动点,这一点所对应的压力为低压 ( 即舒张压 ),而波动最高的点所对应的压力为平均压。

      有创动脉血压检测即桡动脉穿刺的原理则是是将套管留置于周围动脉内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能连续监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血压。

      不同的原理决定了二者数值具有差异性

      有学者取ICU监测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的患者32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监测患者有创血压及无创血压值,采集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线性关系分析后,发现有创血压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无创血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影响无创血压正确测量的因素

      ①手臂着衣厚度

      有研究表明:收缩压和舒张压每隔1层厚度小于0.5cm的衣物,测得的值均显著高于标准方法测得的血压值,收缩压平均差值为12.5 mmHg,舒张压平均差值为8.3mmHg。

      ②袖带的选用标准

      袖带宽度是影响无创血压监测准确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同臂围的患者应该选用不同尺寸的袖带来测量血压。这是由无创血压监测原理决定的。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的“血压测量建议”提出袖带宽度为上臂围46%时误差最小。在美国,常用的袖带型号有:小成年人型(宽长为12、22 cm)、成年人型(16、30 cm)、大成年人型(16、36 cm)和成年人腿型(16、42 cm)袖带。

      ③不同体位血压测量的差异

      研究发现侧卧位时同侧上肢的血压与平卧位上肢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侧上肢的血压则较平卧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兴趣的话可翻看医学界麻醉频道之前的文章,我专门写过体位和无创血压的关系)

    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差值的比较

      影响有创血压正确测量的因素

      ①测量部位

      研究显示动脉收缩压从主动脉、肱动脉至桡动脉逐渐升高,舒张压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动脉内径从主动脉到肱动脉逐渐减少,血管僵硬度逐渐增加,这些净效应使得血压折返波增大,从而导致不同部位测出不同的血压值。随着年龄的增加,主动脉僵硬度增加,60岁时中心与外周僵硬梯度趋于相等,此时外周与中心收缩压差别很小。

      ②传感器的位置

      在数值上表现为传感器的位置每改变5cm血压值就会改变3mmHg~4mmHg。

      不同的患者也有可能导致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数值不同

      ①休克患者

      无创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有创血压高

      研究表明休克患者无创血压测量的收缩压比有创血压测量的收缩压高(18_+5)mm Hg,舒张压高(12_+3)mm Hg,脉压差也高于有创血压测量的脉压差,且都有统计学意义,推测这种差异可能与休克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

      ②肥胖患者

      有创血压收缩压较无创血压高,而舒张压较无创血压低

      有研究人员将188位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偏瘦组、超重组、I~Ⅱ级肥胖组、Ⅲ级肥胖组,并将其IBP的收缩压与NIBP相比较得出4组患者的IBP收缩压分别较NIBP高了7、8、10、9 mm Hg,而IBP的舒张压则较NIBP低,其值分别为9、10、4、4 mm Hg。

      ③高血压患者

      有创血压收缩压较无创血压高,血压越高的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之间的差值越大

      ④外周血管病变患者

      相关研究发现有明显动脉硬化者的有创收缩压较无创收缩压高30 mm Hg,两法测得的舒张压非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无创有创不能互相替代,综合考虑更全面

      无创血压获得的是“点”血压,有创血压监测得到是“线”血压,在危重患者、休克患者、特大手术循环波动较大患者中,有创血压应当是首选的监测方法,但是也不能完全放弃无创血压监测,一旦有创血压由于受到个别干扰因素不准时,完全依赖有创血压也有可能作出错误的抉择,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同时监测,综合患者因素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审核编辑: 沧海一土)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