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新款发动机解析:本田第一款量产涡轮增压发动机

来源:网络

点击:815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本田,涡轮,发动机

      2016年,本田公司将在其量产车中采用首次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为全新的本田思域搭载了1.5-L DOHC I-4发动机。此前,本田曾在1982-83年推出过一款摩托车产品(CX500和CX650V双涡轮车型),其中采用了带有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功能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几年后,这款性能卓越的V6涡轮增压发动机帮助本田赢得了F1方程式锦标赛的冠军,以及1988年的F1汽车制造商冠军头衔。

      尽管本田公司在发动机小型化和增压技术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但新款思域车型的DOHC发动机技术成熟、性能优良,该机型采用了直喷技术,配有电控排气阀,并使用了低惯性单螺旋三菱TD03中冷涡轮机。根据SAE评级,这款发动机在5500rpm转速时功率可达130kW(174hp),在转速为1800到5500rpm范围内扭矩可达220N·m(162lb·ft)。EPA燃油经济性评估数据显示,该车型在城市道路油耗为31mpg(7.58L/100KM),高速公路油耗为42mpg(5.6L/100KM),综合油耗为35mpg(6.72L/100km);本田公司正在对这一成绩进行广泛宣传。

      新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基本架构延续了本田一贯做法,采用压铸铝制气缸盖和气缸体,也选用了较长的缸径冲程规格(73.0x89.4mm)。气缸衬套经铁铸和两级加工工艺绗磨而成,有助于降低活塞与气缸内壁间的摩擦,提高长期抗磨性。气缸体配置了经过微打磨的锻钢曲柄轴和连杆,连杆配有胀断“龟裂”轴承盖,以配合新型轻量化活塞的应用,活塞配有钼涂层裙边和低摩擦系数的离子镀环。

      活塞顶和进气口的尺寸也进行了调整,以增加高绕流进气充量,优化燃烧效率。同时,发动机可通过独立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控制进气和排气,将泵送损失降到最低,并且有效提升扭矩。值得注意的是,新款涡轮增压发动机没有使用同样可以控制气门冲程和正时的本田i-VTEC系统。当然,新款思域车型也可搭载采用进气道喷射技术的自然吸气段冲程2.0-L I-4 i-VTEC发动机。

      为了解决增压发动机的热管理难题(最高增压压强为16.5psi/1.13bar;燃气压缩比为10.6:1),气缸盖采用了“意义重大”的冷却设备——配备了环绕排气口的冷却套和钠冷排气门。每个活塞顶的下方都有一对喷油孔,用于进行冷却处理。而排气歧管与气缸盖铸为一体,顺应了催化剂快速起燃的发展趋势。

      该发动机设计紧凑,为优化空间布局,本田选择了用于四气门燃烧室的M12火花塞,而不是尺寸较大的M14火花塞。

      曲轴由低摩擦系数、低噪声的链条驱动,采用中空设计,以降低往复运动部件的重量,并且在全生命周期中都采用了低摩擦油封。

      涡轮增压版思域车型采用了由本田设计的无级变速器(CVT),其前身是早前为雅阁的四缸发动机设计的无级变速器,但主减速器传动比提高了4.7%,可以在高

      速公路行驶工况下有效改善涡轮增压迟滞现象。《汽车工程杂志》发现,2016款思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一系列测试循环中的表现远超过2.0-L发动机,与

      本田2.4-L发动机性能相当。该发动机转速为5500rpm时,在最高扭矩下依然可以实现稳定的输出功率。 

    (审核编辑: 沧海一土)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