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不稳定过电压在电力系统中普遍发生,是电力设备发生损坏甚至烧毁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电压互感器烧毁及高压保险频繁熔断的主要原因,在中性点不接地的条件下,偶遇激发即可发生谐振过电压,对安全供电构成极大威胁。
在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电压互感器对地的感抗与电网的对地容抗相互匹配的条件下,由于突然投入空母线或电网内发生瞬间电弧接地等原因,使电压发生突变,引起电压互感器铁心饱和,导致三相对地导纳的不对称,便可能产生基波、高次谐波或低分次谐波等三种不同频率的中性点不稳定过电压,而且在同一次过程中,可能产生两种不同频率的过电压,即可从一种频率的谐振状态自动转变为另一种频率的谐振状态。谐振状态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也可能突然自动消失。谐振发生后电压互感器同时伴有异常声响。
当产生基波谐振时,因中性点位移电压与一相电压反相,零电位点必须移至线电压三角形之外,该相电压显著降低,但不为零,即所谓的一相反倾,其余两相电压升高,数值略超过线电压,开口三角绕组的电压也略超过相电压。
当产生高次谐波谐振时,因中性点出现高次谐波的位移电压,它与工频电压叠加后,三相电压同时升高,其中某一相电压尤高,开口三角绕组同时也会出现过电压。
当产生低分次谐波谐振时,三相电压与正常情况下电压相比,依次轮流升高,电压表的指针在相同的范围内出现低频摆动,开口三角绕组也会出现分
频零序电压。分频谐振,其特征是过电压并不高,但流过电压互感器绕组的电流很大,可达30~50倍,所以常常使电压互感器因过热而爆炸。
(审核编辑: 智汇李)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