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恐提前迎来“倒春寒”!

来源:石油圈

点击:933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马士基石油公司 苏格兰阿伯丁

    春风十里,油价企稳。不知何时起,石油行业“复苏”成为当今主旋律。

    可现实是,在石油行业回暖的路上,怕遇到一场猝不及防的“倒春寒”。

    鸭先知的石油巨头

    3月20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世界石油巨头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将在苏格兰进行一场小规模的裁员。

    据报道,本次裁员具体数量暂且不知,但是,道达尔表示它旨在“尽量减少冗余”。不过媒体预计,有多达250个工作岗位会丢失。

    如果时间回到一年前,在石油行业里,裁员250人根本不算什么“新闻”。可偏偏在石油“回暖”之际,裁员250人成为了行业最新的头条。

    一位发言人说:“收购马士基石油公司后,我们已审查了我们在苏格兰阿伯丁的业务,现在正就此与我们的业务规模进行磋商。我们预计这将导致今天员工和承包商减少大约250个职位。最终决定,只有在与工作人员及其代表充分协商后才能作出。”

    当然,道达尔不会忘了人道主义的关怀。

    “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尽量减少裁员人数,并为阿伯丁职位可能关闭的员工在其全球业务的其他部门找到替代名额。”

    不得不承认,我们被这个意外“裁员”打得措手不及。可现实,裁员早已被预知,未来石油行业或者有更大规模裁员行动。

    据苏格兰能源发言人刘易斯麦克唐纳表示:“随着2015年之前的合同即将结束,我们可以预测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链会出现更多的失业,即使该领域的总体前景开始抬头。”


    提前的倒春寒

    伴随着欧佩克的减产协议深度进行,行业内普遍共识:直到2018年底石油行业整体向好。现实却不尽如人意,石油行业的“倒春寒”恐提前到来。 

    现在,是时候让我们静下心来反复追问一个答案:我们一直嚷嚷的“行业复苏”真的是全面“复苏”吗?

    细思恐极!

    众人嘴里的“复苏”并不是全球意义的复苏,有且仅有北美页岩市场的“复苏”。除北美之外,其他油气市场依然“日暮西山”。

    在欧洲,巨头油企不但没有为“复苏”喝彩,反而在“复苏”之际为公司另寻出路。

    比如说,壳牌在“复苏”之际,不仅没有在石油上游加大投资力度,而是一反常态地宣布变卖部分上游资产,进军电动车市场。挪威国油更是独辟蹊径,不带“石油”玩了。

    在中东、在俄罗斯,油企们不仅要勒紧投资的裤腰带,还要在产油上面“节流”。在委内瑞拉,情况更加槽糕,整个国家都在因为“复苏”而摇摇欲坠。

    接着来,我们再看看行家们津津乐道的“供需端”。

    纵观全球,推动原油消费上涨的、反复被媒体提及的无外乎三个地区,中国、印度和亚太其他国家。除此之外,其他地区的原油消费貌似都给不了力,英国更是愤然加入了石油出口国行列。

    消费端起不了“大色”,那么原油供给端如何呢?

    先来看一则新闻。

    3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来访的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共同会见媒体。 

    报道同时指出,穆罕默德此访将在美国停留数周,前往多个城市,会见多名企业领导人。特朗普和穆罕默德还确认,沙特国王萨勒曼近期将访美。

    这个看似正常的“外交”,却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历史背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访问是在美俄关系空前恶化的背景下进行的。

    历史告诉我们,沙特和美国的这次“跨洋握手”意味深长。

    沙特和俄罗斯主导的“减产协议”稳固性再次受到了拷问,原油供应端受到威胁。有专家表示,沙特石油公司可能会提前退出与欧佩克达成的关于降低产量配额的协议,以寻求美国在“安全”上面的支持。

    如果沙特提前退出减产,事情已经很明了,石油行业恐提前迎来新危机。


    (审核编辑: Doris)

    声明:除特别说明之外,新闻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