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就“新宠” 新能源汽车也担“忧”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点击:1059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刺激,新能源车型逐渐成为车市“新宠”。每次车展,车企都将新能源车放在显著的位置上,越来越多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蓄势发力。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火爆,机遇与挑战的并存也使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有着“后顾之忧”。

      政策暖风频频吹,造新能源车、智能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根据最新公布的《“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十三五时期,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50-18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并在全国范围建设1.2万个充电站和480万个充电桩。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仅33万辆,这意味着未来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此外,汽车零配件“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达80%。换言之,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车将实现从33万辆到500万辆的巨大跨越,每年平均需要新增至少93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这是一个资金规模达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部分传统企业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数据表
      新能源车之所以成为潮流,固然与中国治理雾霾和缓解能源危机的诉求有关,但更多是看中汽车升级转型浪潮背后的机遇以及随机遇而来的丰厚回报。政府在2015年5月将新能源汽车的推动战略明确写入《中国制造2025》。如今政策暖风更是频频吹,3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再度提及利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利用的政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五项措施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已联合行业内外的九家企业投入5亿元资金,组建动力电池研究院或动力电池的研究研发院。而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出台补贴政策,补贴力度依旧强劲。

      产销夺冠背后底气虚浮,新能源汽车担“忧”

      在我国新能源产销量全球领先,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2009年到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超过30%。而201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304万台,累计销售40万辆左右。无论是单年量还是累计量,中国均排名全球第一。然而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却呈底气虚浮状态。

      技术上处于中低水平

      首先底气最不足的是新能源车的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的发展水平仍处于一个中低发展水平,虽然现在的产销量是全球领先的,包括一些车型也在全球销量中排在前列,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整体发展水平,在安全性、动力电池、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新能源汽车也担“忧”

      目前我国对车企的鼓励补贴以整车为主,对于“三电系统”的核心技术、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扶持政策几乎为零。这直接导致不少新能源车为了“骗补贴”而面市,“山寨”外观,用燃油车身、将发动机改为电机就上市了。
        政策的刺激易成“揠苗助长”

      其次,我国政府对新能源车的刺激政策是“鼓励”,但容易变成“揠苗助长”。在全球范围内,从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政府这般激进地推广新能源。虽然其他国家也大力提倡新能源的使用,但在鼓励优惠政策上非常“保守”,如德国、日本、美国等政府都不会采取大规模的财政支持,最多仅是利用税收减免等方式来督促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新能源车的补贴逐年递减,最终新能源车补贴可能会停止。可以想象,这种以补贴的方式来挖掘新能源车空间的做法一旦停止,企业是否能及时调整战略适时转型?新能源车项目是否都已经有了站稳脚跟的能力?一些根基虚浮、只为骗补贴的“山寨”新能源车企业,将会被大批淘汰。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非汽车企业在申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预计不久将来将会有若干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资质许可范围里。

      生产成本高,消费者不买单

      新能源车补贴是国家的一项产业扶持政策,一旦政策停止后,新能源车的价格竞争力将大幅减弱。从车企层面看,目前的研发成本有国家“埋单”。以一辆纯电动客车为例,算上国家、省、市三级补贴,车企最高可以享受100万元的补贴,车企乐得轻松。然而为了国家指定的“2020目标”,今年车企铆足劲冲击新能源车销量,这导致部分新能源车销售进入“亏本”销售状态;从消费者层面看,20多万元买一辆本土产新能源车?有补贴10多万元的时候消费者还要犹豫一下。一旦没了补贴,车企生产成本降不下去,要消费者埋单则更难。

      用户也担忧:充电桩建在哪儿?

      “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被明确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然而当前国内的充电桩模式难以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发展。特别是在小区充电桩的建设方面,中国的情况与欧美不同,小区人口密度大,电网负荷小,再加上许多小区在建设时并未考虑后来的发展,因此基本没有专门铺设线路,若几个充电桩同时充电,对电网的冲击不可小觑。

                                        充电桩在哪儿?

      现阶段,要做到每个车位一个充电桩,是不现实的。比如,三辆特斯拉同时在小区里快速充电,一辆特斯拉就80千瓦,短时间内肯定会对电网构成较大冲击。但如果考虑电网负荷能力,减少充电桩数量,难免会出现排队等充电的情况,一辆车就算充了30分钟,只需两辆车的时间,就足以让用户失去耐心。像北京这样寸土寸金的城市,充电桩建在哪里,才能保证排队充电时车辆有足够的停放空间,以避免影响正常的交通效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青认为,充电设施的建设应与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相衔接和互动,与区域发展规划、行动计划相协调。“要实现电动车和智能电网建设的充分融合,还有赖于技术创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顾问王秉刚说。

      中国智能制造网结语:

      政府政策对新能源的扶持,对车企还是广大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益事。但政策只是一时之间的帮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久发展之计还需车企加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意义上做到技术性、安全性、动力电池、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全球领先。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合理开发好充电市场将给新能源产业带来双赢。让我们一起期待新能源产业的担“优”。


    (审核编辑: 智慧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