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创废液晶面板回收技术!今环保署与工研院宣布研发出将废弃液晶面板玻璃,回收后改制为「纳米孔洞吸附材料」的技术,未来可望成为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材料,不仅能达到环境保护,也体现出废弃物点石成金的循环经济概念,「从摇篮到摇篮」。
台湾液晶面板玻璃至去年为止回收约110万台,早期国内外均采取堆置或掩埋方式处理,不仅需支付高额的处理费,对环境也产生不良影响。2015年开始,环保署与工研院研发出处理技术,将废弃面板中的液晶、铟、玻璃予以分离,其中液晶可再制液晶显示器、节能智能窗等;铟则可再制为靶材;玻璃则制成纳米孔洞吸附材料,用以处理含重金属废水。
环保署表示,过去重金属废水使用化学混凝沉淀法或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但处理效果有限,且会制造出重金属污泥,另外还要支付污泥处理费、废水处理费等。使用纳米孔洞吸附材料来处理,因为纳米玻璃本身硬度足够,吸附能力也强,可以在极酸环境下仍能有效吸附重金属,且不产生污泥,其废水也可以进行回收,甚至达到放流标准,但成本却仅10分之1。
根据环保署计算,台湾每年回收600公吨的废液晶面板,约可改质为540公吨纳米孔洞吸附材料,不仅可减少480万元废弃物处理成本,也可应用于处理废铅蓄电池处理业的含铅废水8750公吨及电镀业的重金属废水90万公吨,且自电镀废水回收182公吨重金属,价值达2687万元。
这项技术可望商业化普及使用,预计将于明年在彰滨工业区的电镀专区进行实厂验证,环署也说,未来甚至可用于被重金属污染的农地。目前针对此等受污染农地,是以环境控制方式避免污染扩大,未来透过纳米孔洞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可有效改善农地污染情形。
回收利用废弃液晶面板 这里的技术你懂吗?
2016年2月24日,上市公司格林美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与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废弃液晶面板资源化、互联网+分类回收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等项目的框架协议》,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将在宜陵镇投资5.0亿元建设中国第一条工业4.0废弃液晶面板资源化项目。
如今,格林美又要涉足废弃液晶面板的资源化利用领域,当然,废弃液晶面板无疑是属于电子废弃物行列的,但是貌似格林美此前还没有过这方面的项目。那么,对于废弃液晶面板资源化回收技术格林美已经掌握了多少呢?——抱歉,小编也不知道(不要打我),不过小编这里搜集了一些相关技术以及研究进展,带大家涨涨姿势。
液晶面板大致由液晶和玻璃基板两部分组成,其回收利用技术也可分为液晶回收技术和玻璃基板回收技术。
液晶的处理方法
液晶为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通常含有10-25种液晶材料,其中包含大量的氰基、氟、溴、氯等基团。液晶属于危险废弃物,利用热解法废气液晶面板不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二次污染。
(一)热处理法
目前对废弃液晶釆用的处理方法多是进行1200℃的高温焚烧处理法,以达到减量化处理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液晶的热处理过程产物为:在无氧条件下,初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烃类、酮类、苯、脂肪醇类、苯取代物等有机物的吸收峰出现,温度继续升高各吸收峰逐渐减弱;在有氧的条件下,初期生成少量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始有烃类、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脂肪醇和苯的弱吸收峰出现。
(二)溶解-过滤回收法
溶解-过滤回收法(名称可能有误,敬请指正)即利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溶解液晶显示屏,经过膜过滤分离,回收其中的液晶材料。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液晶回收率可达50%,收集物的液晶特性明显,呈现出较宽的向列相温变区间和较高的清亮点温度,但纯度尚未达到日常显示所用液晶纯度的要求。
玻璃基板的处理方法
液晶显示器包含两块玻璃基板,玻璃基板的质量约占其总质量的83%,所采用的玻璃一般包括中性硼硅玻璃和无碱硅酸铝玻璃具有膨胀系数小、在0-200℃的温度突变的条件下不易炸裂、耐酸、耐碱、耐水和抗腐蚀等方面的特点。
玻璃基板因材质特殊而不能在传统的平板玻璃焰融制造厂进行回收再生也因膨胀系数小而不能在容器玻璃熔融制造厂进行回收再生,但液晶玻璃的特性使其仍具有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价值。
(一)制备水泥砂浆
利用废弃液晶玻璃制备可以水泥砂浆。研究表明,新拌废弃液晶玻璃的水泥砂浆流度值无明显变化,且凝结时间随水胶比、细度及玻璃粉的取代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结果显示,温度提升得越高试体质量损失亦越大,抗压强度会随着玻璃粉细度的增加及水胶比的降低而提升,温度越高,则强度越低;水泥砂浆的硫酸钠侵蚀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粉细度越高其抗硫酸钠侵蚀的效果越佳,以玻璃粉取代量为30%时的试体之抗硫酸钠侵蚀的效果最佳。
(二)制取生态砖
将废弃的液晶玻璃磨碎,可以代替陶土制取生态砖。试验结果显示,在废弃玻璃粉取代陶土的用量小于40%和在温度为800-1000℃的条件下烧制而成的生态砖在抗压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性能指标均能达到普通生态砖的要求。
铟的回收利用
此外,在玻璃基板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重金属,如金、银、铟、锡、铜和锌等其中金属铟的回收价值最髙。铟属于稀贵金属,在全球每年的开釆量为600吨左右,全球已探明铟的储量为1.6万吨,仅为黄金储量的1/6。
铟所具有的良好的导电性使其在电子工业中有巨大的需求量。目前对铟进行资源化回收的主要方法有热酸浸出法、高温还原法、膜分离法及氯挥发法等。
(一)热酸浸出法
热酸浸出法是利用浸出剂的酸性和氧化性使金属铟溶解进入溶液中,经萃取、解脱还原和电解得到髙纯度的金属铟。研究表明,应用此技术回收得到的金属铟的纯度可高达99.99%。
(二)高温还原法
高温还原法是利用还原性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将铟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铟的方法。常用还原剂包括活性炭和氢气等。在碳还原法中,将废弃液晶面板粉末与活性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置于马弗炉中,经过髙温反应后,降温至300℃左右,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最终制得铟锡合金;在氢还原法中,将废弃液晶面板粉末置于马弗炉中,通入氢气,升温,反应完全后在氮气环境下冷却至室温,最终制得铟锡合金。
(三)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根据浓度的差异将金属离子在膜的左右进行迁移,利用人工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将目标物进行分离的方法,具有选择性高、传质速度快、条件温和等方面的优点。
(四)氯挥发法
氯挥发法是将氯化氢气体在3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与玻璃基板中的三氧化二铟反应,生成挥发性的三氯化铟,将气态的三氯化铟导出进行收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此种技术,所提取的铟的回收率可达98%以上。
格林美是中国对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进行经济化、规模化循环利用的领先企业之一,致力于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与钴镍钨稀有金属废弃物等“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循环再造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
而据了解,液晶显示器是电脑、电视和手机等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成本能占到整机成本的一半以上,面对国内面板产能不断爬坡,向世界第一市占率大国迈进的进程中,废弃液晶面板资源化回收技术的研究对环境保护和回收其中有价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审核编辑: 沧海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