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神奇机器人欣赏:六脚机器人时速32公里

来源:网络

点击:1136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 机器人,智能化

      科技的发展真是一日千里,我们的生活也正在因科技而改变。有没有想过将来某一天不用动手术,就可以进行精准的治疗,而且不需要忍受痛苦就可以知道自己身体内部的病情,而这正在变成现实。

      美科学家发明时速32公里的六脚快速奔跑机器人(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12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人类与机器识别研究所(IHMC)下属RoboticsUnlimited公司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用腿奔跑的机器人。该款机器人可通过旋转其6条腿在不同的地面上奔跑,时速可达32公里。

      该款机器人名为OutRunner。科学家介绍,他们是从大自然获取灵感,通过复制有腿动物的运动模式,设计了这款机器人。因利用了弹性效应,Outrunner无需借助昂贵的传感器与复杂的控制运算系统,便可在移动中保持稳定与平衡。

      RoboticsUnlimited公司正为生产OutRunner筹集资金。该公司称:“这款机器人具备其它机器人所没有的能力,玩起来十分轻松愉快。顾客只需一按加速器,便可随心所欲地操控它。”

      据报道,Outrunner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靠腿奔跑的机器人,可用于商业用途。此外,OutRunner非常节能,其腿部装有能源储存系统,能将奔跑中的动能转化成其他能量。

      现在顾客已经可以提前预定OutRunner机器人,一种是299美元(约合人民币1862元)的核心模式,电池可用1小时,最高时速16公里。另一种是799美元(约合人民币4976元)的表演模式,电池可用2小时,速度更快,使用强力无刷电机。这两款都要在2015年中期才能交货。

      美开发出胶囊机器人 未来治疗或不用吃药、打针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纳米机器人实验室,已经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了787000美元的资金,这将被CMU用于开发在人体内可被控制的黏糊糊的胶囊机器人。胶囊机器人将可以取代侵入性内窥镜的相机成像、药物注射、组织取样等工作。虽然FDA在2001年就批准了药丸相机的使用,但它们一直只能进行通过人体内的自然蠕动和成像。

      “如果你错过了什么东西,你不能回去。如果你想留在一个地方留段时间,你不能。如果你想要做药物输送或活检,也没有办法这样做,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胶囊。”纳米机器人实验室的负责人、机械工程教授MetinSitti这么说到。

      胶囊机器人的末端有两个磁铁,允许医生在体外通过另一个磁铁来移动机器人。通过仔细操纵,它可能在患者体内扭曲和自旋,甚至改变它自身的形状。“你可以把一种药物放在中间的腔室,并通过改变胶囊的形态,将药物注入。”Sitti补充说,“这归功于其使用灵活的弹性体制造的柔软主体”。

      目前,该团队正在动物体内尝试不同的原型。未来的版本将研究如何添加一些有摩擦力的胶囊表面——受到斯坦福大学StickyBot壁虎的启发——通过添加强到足以贴到电视墙上的细小纤维。它们还可以抓取组织样本,一旦胶囊离开身体,我们就能收集到。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纳米机器人实验室,自2005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各种的胶囊机器人的研究。他们预期一个工作原型能于明年完成,但说FDA的批准流程可能要花上另一个十年。

      胶囊内镜机器人与传统胃镜各有千秋

      胶囊内镜机器人产品今年来引起人们关注,这种新型技术让胃镜检查不再痛苦,但是和传统胃镜相比,是否有所不同呢?专家表示,胶囊内镜机器人胃镜与传统胃镜是互补的,胶囊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风险、无疼痛、无伤害、无心理障碍。

      传统的胃镜和肠镜由于检查过程会造成不适,人们的接受度不高,久而久之胃病就疏于检查了。而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比如胃癌预后与胃癌的发现早晚有明显差异。早期胃癌的术后5年存活率可达95%以上,几乎都能痊愈,但如果是中晚期发现,术后5年存活率仅有20%。

      如何进一步发展内镜新技术,提高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早期的被动型一代胶囊内镜,由于没法主动控制,在体内靠消化道的自身蠕动,如果要专门针对食管下端、十二指肠球部做详细检查,相比较传统胃镜诊断效果会好些。主动控制的二代胶囊内镜机器人,技术上有很大突破,可以通过主动控制改善检查效果,尤其是对胃部分的检查非常方便。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创新的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就是一种可定位、可主动控制的第二代胶囊内镜,主要应用于消化道胃部和小肠系统疾病的筛查,患者只需吞下一颗普通胶囊药物大小的胶囊内镜机器人,医生就能检查胃和小肠。该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集成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采用独创的磁场控制技术,把胶囊内镜变成了“有眼有脚”的机器人。由于其体积很小,进入体内毫无异物感与不适感,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极大提高了受检者对检查的耐受性。

      胶囊内镜机器人和传统胃镜相比各有千秋。传统胃镜有传统胃镜的好处,比如能够取活检。但要看食管和胃的接口部分贲门自然状态,查看有没有由于贲门关闭不严引起胃返流,传统胃镜由于有插管从贲门穿过,就看不到贲门自然闭合的状态,相反胶囊内镜机器人就比较方便,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贲门是否自然闭合。

      专家表示,消化内镜是目前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的关键。最近出现的胶囊内镜机器人由于其检查无痛、无创等特点,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我国在胃镜普查方面的弱势,是传统胃镜的互补技术和产品。

      大学生成发明达人试衣机器人 让网购更方便

      在网上买衣服,最怕就是尺码不合适,穿着不合身,想退又怕麻烦。昨天,浙大工业设计毕业作品展上,一个学生团队研发的“试衣机器人”可以解决这个困扰——

      首先,店家置办一台这样的机器人。如果你看中了一件衣服,就将你的三围报给店家。等数据输入电脑后,“试衣机器人”就会变形,变成和你身材一样的人。店家就会把你选中的衣服穿到机器人身上,再用高清照片和视频全角度向你展示“机器人”穿上衣服后的效果。怎么样?想不合适都难。

      它的身高大约1.5米,目前只有上身,没有腿。机器人外壳由12大块组成,前面部分分别是右前胸、左前胸、右前腰、左前腰、右前臀、左前臀。后面也是相对应的6部分。

      工作人员很热情,为大家演示机器人的“变身神功”。试衣前,需要输入三围数据。

      报了个三围数据:胸围96厘米,腰围82厘米,臀围96厘米。输入数据后,机器人的12块外壳马上动起来,过了三五秒钟,一个身材匀称的男子展现出来。给机器人穿上一件中号蓝色卫衣,刚好合身!看了之后,真有想买的冲动。

      工作人员继续改变数据。慢慢加大腰围的数据,这时候,蓝色卫衣的腰腹部鼓起来了,片刻之后,一个有着很大啤酒肚的男子形象出现,衣服显得小了。

      再次改变”试衣机器人“的胸围,随着胸围增大,一个精壮的汉子形象展现出来。蓝色卫衣被可怜地撑大到了极点,拉链也撑开了。

      女生版机器人因为构造比男生复杂,他们暂时没有研发。以后继续完善,会推出女生版本,毕竟网购衣服的主力是女生。

      浙大设计创新班的周奥博同学说,这个“试衣机器人”是他们团队7个人花了两个多月研发制作的。目的就是让机器人告诉你,网购这件衣服穿起来是否舒适。

      日本研发“X战警”套装瞬间变身大力士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在工业和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近日,日本最新研发的机器人“大力士外套”在东京惊艳亮相,犹如“X战警”的外形力量感十足,引发了大量关注。

      当地时间2014年6月2日,日本东京,ActiveLink员工展示最新研发的“大力士外套”(PowerLoader),据悉这款科技产品能帮助农民与建筑工人完成体力活。

      根据图片可以看到,这款人机交互装备,可以利用人体的操作,充分发挥机械本身的力量,既有人体的灵活性、又有机器人的精准和力量。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人类力量的延伸,机器人的普及运用将是未来的趋势之一。在未来,如何充分利用机器人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率以及如何保障使用机器人的安全性,也是需要我们慎重思考的问题。

    (审核编辑: 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