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越炒越热 供应链公司闷声发大财

来源:创业邦

点击:685

A+ A-

所属频道:新闻中心

关键词:无人机,机翼

        陈壮坚在复旦读研的时候就创过业。毕业做了多年软件开发后,2011年他又想到了创业,做了一个爬虫抓取了1000多个行业的细分领域,从中寻找创业灵感。仔细观察这些领域的内在需求后,他发现无人机项目还比较早期,供应商少但需求多,于是,他成立了极翼,想做无人机产业链中的技术服务商。

     

       目前,以大疆、零度、亿航为代表的消费级整机企业拥有两年的先发优势,创业者想要切入的门槛就变高了。不过,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开始普及,再加上原本的工业级需求,无人机行业的零部件和整机解决方案出现了新一轮的创业机会。

      整机解决方案更受客户欢迎

      陈壮坚告诉创业邦,极翼最大的特点在于提供全程的整机解决方案。

      全程意味着,包含市场调研、产品选型、技术输出、设计整机结构/外观/电路、产品综合测试、产品定型、输出供应链、生产监督等一系列的“从无到有”的流程。

      极翼的主要客户是ToB的工厂,对客户来说,直接得到整机更方便。极翼的目标客户主要分这集中情况:

      1.消费级的无人机厂商。

      它们有品牌基础、有渠道资源、有运营能力,但是,在无人机核心技术积累方面,基础稍弱。购买极翼的整机服务之后,自己只需要贴牌就能上市。

      2.某些需要开展无人机业务的企业。

      它们可以订购全程的服务,把无人机的业务从零到一建立起来。

      3.工业级的无人机厂商。

      从服务内容来看,和消费级没有太大区别。

      往往这些具备无人机需求的公司,关心的是以下两点:

      a.假如预算一千万,花多少钱,能够获得多少的市场份额和回报;

      b.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

      对于这两个需求,极翼所提供的全程整机服务中,会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需求,并提出零售方案和销量评估。

      除此以外,他们还推出了一款面向C端用户的飞控产品,叫P2,发烧玩家可以用P2自己组装一台牛逼的个人无人机。

      技术不是唯一,市场环境带来商机

      作为无人机服务技术型的公司,极翼的技术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飞控装置的传感器融合上。飞控相当于无人机的心脏,由两个部分组成:姿态解算、以及姿态控制。各个不同的传感器需要融合姿态的解算、飞行控制、测量姿态,最终达到完美的控制效果。

      不过,陈壮坚认为,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不能陷入唯技术论的“孤芳自赏”。

      在民用市场上,技术型公司的门槛是比对手更快的进化能力。这主要是指除了技术研发外,公司对于市场和环境作出快速判断能力。

      那么,目前的无人机市场环境,和极翼创立之初发生了什么变化?

      陈壮坚告诉创业邦,随着无人机行业的成熟,和其它硬件领域一样,技术研发和制造外包会成为趋势。

      一方面,大疆所针对的航拍无人机的市场,会有更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被带动起来;另一方面,无人机在工业、商业领域的运用,亦越发受到重视。

      针对第一种变化,陈壮坚对创业邦说,如今初创企业已经很难重复大疆的老路,因为那样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所以,在消费级领域门槛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做好无人机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也可能活得很滋润。而第二种变化,则会给极翼这样的公司带来更多的客户和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开头所说,无人机行业的零部件和整机解决方案出现了新一轮的创业机会。

      目前,极翼完成了一些个人天使轮的投资,正在接触下一轮的投资意向。


    (审核编辑: 智慧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