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声音与影像等多媒体为特征的互联网时期,完成了多媒体信息的储存、交换、共享与传输,在医疗系统中,计算机的互联网时期完成了门诊挂号、处方开具、病例管理、财务管理、诊断数据的管理等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以上的管理有个共同的特征是每个环节必须有人工介入。事实上是计算机完成了以人为主体的辅助功能。虽然这种辅助功能进一步在扩大,比如问诊挂号系统扩展为社会化连接、医疗数据的病患个体远程查询,第三方介入的医疗资源的查询、匹配、通讯、共享服务等。在时间与空间上大大缩短了距离,乃至于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对于效率的提升、个体体验的提升、资源的节省提供了相对于以往无与伦比的变化。在未来的计算机信息化的应用中还会更近一步扩大,更进一步细化,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是逐渐会出现了一个瓶颈,就是由于中间的信息产生与处理的源头是人来实现的,而人的效率是有限的,作为人的属性,需要吃饭、睡觉、学习、娱乐、生儿育女等一系列的社会化与个体活动。所以应用到信息采集与处理上的时间与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比如辅助检查、挂号、医生问诊量作为一家医院来说每天是有限的。而数据的产生恰恰是由医院里的医疗活动中产生的。由于产生数据的人的属性问题,这就大大制约了计算机互联网时期在医疗活动中的长期发展与提高。
在计算机的物联网时期,大量的医疗检测数据则是由海量的传感器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上传到云端,通过深度学习等数据分析手段,得出基本的信息诊断。利用计算机专家库仿真的智能系统对这些信息进一步诊断,得出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匹配到专家系统得出准确的治疗方案。发给医疗机器人系统,完成诸如口服、肌注、输液、手术、功能康复训练等一系列的医疗实施过程。并实时上传患者的身体数据。以便动态的修正治疗方案。这便完成了互联网的信息系统与物联网数据系统的融合。套用当下的语境可以称之为 “医疗4.0” 。
(审核编辑: 林静)